中美有和谈的可能性吗?几乎没可能了,因为特朗普的政治信用已经破产,刚谈好走出去,

森林秘境 2025-04-17 17:23:06

中美有和谈的可能性吗?几乎没可能了,因为特朗普的政治信用已经破产,刚谈好走出去,他就能又变卦翻脸。说白了,美国政府最大的毛病就在总统身上,像儿戏似的,一会儿说要这么干,没几小时就推翻自己,立马改口。 就说2018年那会儿吧,中美刚达成贸易谈判共识,结果墨迹还没干,特朗普转头就宣布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理由是 “中国没按约定买美国大豆”。2019年G7峰会期间,他声称与中方“通了两次电话”,结果被外交部连续否认,沦为国际笑柄。 现在更绝,前脚刚对中国加征125%的高额关税,后脚就偷偷宣布,豁免中国手机、电脑、芯片等20多种产品的关税。豁免还没实行几天,这不,人家又以“中国未主动服软”为由,把关税提高到惊人的245%。 这种“刚谈完就翻脸”的戏码,让中美关系成了全球政治的“过山车”。换句话说,不是我们不想跟他谈,而是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步会做什么,又怎么相信他日后会遵守协议呢? 再说了,美国天天叫唤着“自由民主”,可2023年美国众议院议长选举历经15轮投票才勉强选出。 为啥?还不是两党矛盾闹得,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双方的策略更是罕见的两极分化:民主党推动“芯片法案”限制中国科技发展,共和党则说放弃芯片政策,转而插手台海问题。这种单边主义思维,让任何长期谈判都成了空中楼阁。 此外,国际环境的变化,也让中美和谈的空间越来越小。欧盟在2025年启动“战略自主”计划,拒绝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反而联合中国反对美国的“对等关税”;东盟国家则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经济相互依赖的现实,本应是和谈的润滑剂,却被美国政治操弄成了“武器”。2024年中美贸易额达6882.8亿美元,中国仍是美国大豆最大进口国,美国企业在华年利润超700亿美元。但特朗普政府为了选票,将这种互补性扭曲为“经济侵略”,加征关税导致美国通胀加剧,17.3万个就业岗位流失。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暴露了美国政治的短视与自私。 更讽刺的是,美国国内对中国的认知严重分裂。一方面,哈佛报告承认中国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领先,呼吁理性竞争;另一方面,国会听证会却充斥着“中国威胁论”,将制造业衰退归咎于对华贸易,刻意忽视自动化才是主因。这种集体歇斯底里,让任何务实的对华政策都被污名化为“投降”,进一步堵塞了和谈的渠道。 历史经验早已证明,中美和谈的最大障碍不在北京,而在华盛顿。从1999年炸馆事件到2018年贸易战,从华为制裁到台湾问题,美国政府从未停止过“极限施压”。即便有短暂的协议,也会被下一届政府推翻。这种“政策过山车”,让中美关系陷入“对抗—谈判—对抗”的死循环。 换句话说,只要美国继续将中国视为“修正主义国家”,只要其政治体制无法摆脱“选举至上”的逻辑,中美和谈就只能是暴风雨中的短暂平静。

0 阅读:1
森林秘境

森林秘境

森林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