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俄需要保持适当距离?这么说吧,现在已经是后普京时代了,除非你认为它能够长命百岁,变成俄罗斯版的帝皇,否则早晚俄罗斯都得面临一段时间的权力真空。你能说清楚下一个继任者是像戈尔巴乔夫,还是叶利钦甚至泽连斯基呢? 现在普京已经70多岁了,谁也不能保证他能一直掌权到天荒地老,要是哪天突然出现权力真空,俄罗斯下一任领导人是像戈尔巴乔夫那样搞改革,还是像叶利钦那样亲西方,甚至像泽连斯基那样彻底倒向欧美,谁也说不准。这种情况下,咱们中国要是还跟俄罗斯绑得太紧,那可就跟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没啥区别,风险太大了。 先看看俄罗斯的政治结构吧,普京从2000年上台到现在,已经当了24年总统了,中间还修宪延长任期,把权力集中得死死的,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好处是稳定,但坏处也很明显——一旦普京不在了,整个权力体系很可能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俄罗斯的政治精英们早就习惯了围绕普京运转,根本没有培养出一个像样的接班人。 就拿2024年的总统选举来说,除了普京之外,其他候选人要么是小党派的边缘人物,要么就是普京的“陪跑员”,得票率加起来还不到15%,这说明俄罗斯的政治生态已经严重失衡,权力过渡的机制几乎不存在。 再说说可能的继任者,现在外界猜测最多的就是绍伊古、拉夫罗夫这些普京的亲信,但这些人都是普京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们的权力完全依赖于普京的支持。 要是普京突然下台,这些人能不能稳住局面还很难说,更糟糕的是,俄罗斯还有一些亲西方的势力,比如纳瓦利内的支持者,虽然他们现在被打压得很厉害,但一旦权力真空出现,这些人很可能会趁机崛起。要是他们上台,俄罗斯的外交政策肯定会来个180度大转弯,到时候中俄关系可就悬了。 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也让人担心,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这两项占了出口总额的60%以上,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让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脆弱,一旦能源价格下跌,经济就会陷入危机。 更要命的是,俄罗斯的制造业和科技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连最基本的日用品都要依赖进口,咱们中国虽然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的能源,但这种依赖是相互的。 要是俄罗斯经济崩溃,咱们的能源供应也会受到影响,更不用说,俄罗斯要是出现政治动荡,很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和社会动荡,到时候中俄边境的安全都成问题。 国际环境也不容乐观,美国和欧洲一直把俄罗斯视为眼中钉,尤其是在乌克兰危机之后,对俄罗斯的制裁越来越严厉。 虽然俄罗斯现在还能扛得住,但长期下去,经济压力肯定会越来越大,要是俄罗斯的继任者为了缓解压力,选择向西方妥协,甚至加入北约,那中俄之间的战略协作可就彻底泡汤了,到时候,中国在国际上就会失去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对抗美国霸权的道路上也会更加孤立。 再看看历史教训。苏联解体的时候,俄罗斯一下子从超级大国变成了二流国家,经济崩溃、社会动荡,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虽然咱们中国在苏联解体后迅速调整了对俄政策,保持了稳定的关系,但那时候的俄罗斯根本没有能力对中国构成威胁。 现在可不一样了,俄罗斯虽然经济不行,但军事实力还很强,尤其是核武器库,这让俄罗斯在国际上还有很大的话语权,要是俄罗斯再次陷入动荡,很可能会引发全球的不稳定,咱们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 咱们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直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种政策让咱们在国际上赢得了很多朋友,也避免了卷入不必要的冲突,要是咱们跟俄罗斯走得太近,很可能会被美国和欧洲视为威胁,从而加强对咱们的遏制。 尤其是在中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保持中立立场对咱们来说非常重要,要是咱们跟俄罗斯绑在一起,美国肯定会把咱们当成共同的敌人,到时候咱们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是一句话:中俄保持适当距离,不是要疏远俄罗斯,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咱们自己的利益。 咱们中国是一个大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发展战略,不能因为跟某个国家关系好就放弃自己的原则。尤其是在俄罗斯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保持战略定力,不被俄罗斯的政局变化所左右,才是明智之举。 咱们可以继续跟俄罗斯在能源、科技、军事等领域合作,但也要多交朋友,多元化外交,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什么说中俄需要保持适当距离?这么说吧,现在已经是后普京时代了,除非你认为它能够
陈志华观世
2025-04-17 17:39:0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