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国军少校被俘,连长正要审问,他摇了摇头,说:“同志,你级别太低,不用

历史勘探者 2025-04-17 19:04:15

1947年,国军少校被俘,连长正要审问,他摇了摇头,说:“同志,你级别太低,不用知道太多,只需上报首长我的代号902!”

这个国军少校名叫赵炜。

赵炜明面上的身份是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作战科的少校参谋,实际上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这时候,赵炜已经取得了敌人的信任,敌人交给他的工作,就是编订部队的编制和军事态势图,这样,赵炜对国军在东北的情况可谓了如指掌。他把这些情报全部整理起来,然后暗中送给东北民主联军。

林彪在看到赵炜送来的情报后,也是如获至宝,常常盯着地图研究作战方案,思考着如何打胜仗。

1947年3月,国军准备第四次进攻辽东。

国军还没有行动,赵炜就把国军第四次进攻辽东的详细作战计划、兵力部署等情况,全部摸得一清二楚,并第一时间送到东北民主联军那里。使得东北民主联军可以及时采取相应部署,从而反过来重创国军。

在这过程中,赵炜了解到,东北民主联军在兰山部署了一个口袋阵,正等着国军进入口袋。赵炜拿来地图一看,兰山地势险要,三面都是高山,易守难攻。

为了配合东北民主联军重创国军,赵炜草拟了一道命令,让13军军长石觉率部强攻兰山制高点。

不过赵炜只是国军作战科的少校参谋,他只负责草拟电报,没有权力下发命令,这道命令想要发下去,还要让作战科科长、参谋处处长、参谋长等人签字。

赵炜就拿着这道假命令,挨个给他们看,结果这些人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直接就在上面签字了。

很快,这道命令就发给了13军。

石觉接到命令后,不敢大意,立即率部向兰山制高点发起强攻。东北民主联军已经根据赵炜提供的情报设好埋伏了,13军一出现,就遭到了民主联军的围歼。

这一仗,13军89师、54师162团被全歼,13军遭到重创,赵炜草拟的这道假命令,导致国军整个战役的失败。蒋介石收到战报后,大骂杜聿明指挥不力。

杜聿明也是一脸懵圈,回到司令部后,杜聿明就开始调查这件事情,一查,命令是赵炜草拟的,但赵炜是作战科的参谋,草拟电报本来就是他的本职工作,杜聿明没有理由怪罪他。在电报上签字的作战科长和参谋长等人又相互推脱,都说自己没有责任。

杜聿明一时间也不知道怪谁,再加上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再追究下去意义也不大,只好不了了之。

1947年9月,陈诚接手东北。

赵炜趁机拿出了一份东北重点防御作战图,陈诚看了以后很满意,但因为事关重大,他不敢私自作主,就让赵炜带着这份作战图去北平见蒋介石,当面向蒋介石汇报,请蒋介石定夺。赵炜就来到了北平。

介绍赵炜入党的是王石坚,他是李克农麾下的得力干将,赵炜知道他就在北平。赵炜来到北平后,先是向蒋介石汇报,汇报完后,他准备与王石坚见面,把具体情况告诉他,谁知赵炜怎么也联系不上王石坚。

原来,赵炜抵达北平不久,北平有一部秘密电台被敌人侦破了,电台台长叛变,导致大批地下党员被捕。

这样,赵炜的上级要么被捕,要么已经撤离北平,赵炜就无法联系上他们。赵炜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他也隐隐约约感觉不对劲,他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有地下党员出卖他,他的身份是不是已经暴露了。

赵炜犹豫再三后,决定继续回去潜伏。

离开北平后,赵炜回到了沈阳,不过他没有贸然回作战科,而是先给作战科打了一个电话。

接电话的是作战科科长,一听到赵炜的声音,作战科长直接询问他在哪里,语气十分焦急,和平时完全不一样。赵炜顿时意识到不妙,他确信,他的身份已经暴露了,不然作战科长绝不会是这种语气。

想到这,赵炜就对作战科长说,他还在北平,马上就回来。挂掉电话后,赵炜开始思考自己的去路,如今他身份已经暴露,肯定无法继续潜伏,思来想去,赵炜决定回归组织。由于无法确定其他地下党员的具体情况,为了安全起见,赵炜决定直接去解放区。

刚到解放区,赵炜就被抓了,还被带到了审讯室接受审问,负责审问他的是一个连长,赵炜看向连长,摇了摇头,轻声说:“同志,你的级别不够,不用知道太多,只需上报首长我的代号是902就行。”

连长感觉赵炜不简单,就把他的情况报告上去。

经过层层上报,赵炜被送到了辽南军区司令部,辽南军区司令员吴瑞林亲自接见他,赵炜这才把自己的身份说了出来,还说他可以发报向党中央核实。

赵炜的代号是902,这是李克农亲自给他起的,而且中央情报部还多次嘉奖赵炜,李克农自然知道他的身份。收到吴瑞林的电报后,李克农就给赵炜证明。

有了李克农的证明,吴瑞林自然不会怀疑,他就把赵炜送到了李克农身边,让他继续从事情报工作。

后来,赵炜就在中央情报机关、国家安全局任职。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历史勘探者

历史勘探者

老鹿历史勘探,聊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