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哥火了!四川富顺,两个小孩在上学途中打了110:警察叔叔,我们发现了“罂栗(

笔杆子说 2025-04-17 21:49:43

小孩哥火了!四川富顺,两个小孩在上学途中打了110:警察叔叔,我们发现了“罂栗(li)”!民警开始还摸不着头脑,当听到“毒品”才恍然大悟,当民警确认的确罂粟花后,就问他们怎么认出来时,不料小孩的一句话就体现了什么是“刻在在骨子里的禁毒思想”,连一些网友也自愧不如,而有人也表示:为了表扬他一下,请让老师让他把“粟(su)”写100遍! (消息来源:四川观察) “警察叔叔,我们发现罂栗(lì)了!”一个小孩子的声音,虽然还很稚嫩,却说出让人惊讶的事情。这通报警电话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4月15日早上,四川富顺110报警中心的警察们可能都没有想到,两个小学生的报警电话,虽然说错了字,却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和毒品有关的植物。 六年级的小张和小王,各自背着书包,放学路上蹲在县城街角的绿化带旁边。他们在一堆紫色的花儿面前,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这种花叶子边像小锯齿一样,杆子上还沾着白色的粉末,花骨朵特别娇气,轻轻一碰就掉下来。两人认真地翻看学校发的禁毒宣传册,对照着上面的图片,心里越来越紧张,这些特征跟老师讲的毒品罂粟非常相似!于是,他们决定报警。上午,警察叔叔带着专门的工具来到绿化带,经过鉴定确认,这几株植物确实是国家禁止种植的罂粟。 面对民警的夸奖,小王有些不好意思地挠头笑着说:“老师教过我们,罂粟果实长得像小南瓜,如果碰到它的花苞会掉粉末,这些特点都和虞美人不一样。”尽管小王把“粟”字的发音读错了,但这群孩子能准确分辨出毒品原植物,让现场的民警们感到既惊讶又欣慰。 不少人分不清罂粟和虞美人,但这两个小学生却能轻松区分,因为他们掌握了三个小窍门。第一招,看茎秆:罂粟的杆子滑溜溜的,光溜溜的没有毛;虞美人的杆子则像长了小胡子,布满了白色的细毛。第二招,摸叶子:罂粟叶子的边像锯齿一样,坑坑洼洼的;虞美人的叶子则更像羽毛,细细碎碎的。第三招,碰花苞:轻轻碰一下罂粟的花骨朵,就会掉下像面粉一样的东西;而虞美人的花骨朵则比较结实,不容易掉粉。 这些知识可不是空谈,而是真管用。云南临沧的小学生学了这些技巧后,举报了多达1529株大麻;更厉害的是,菜市场的大妈们也加入了“反毒”行动,她们一旦发现疑似毒品植物,就会拍照上传到“平安社区”微信群。 这场意外发现的背后,是中国坚持了几十年的全民禁毒教育工作。在富顺县,禁毒知识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学习的方方面面。富和九年制学校的校长李建军说,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安排至少两节禁毒课程,详细讲解从罂粟幼苗到最终毒品的整个过程。学校还专门设置了“禁毒VR体验馆”,让学生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习辨别毒品原植物。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样的禁毒教育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了。 在成都,一家幼儿园制作了生动的卡通宣传片《毒花王国的陷阱》,通过动画展示了罂粟一步步变成毒品的危险过程。在重庆,一所小学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禁毒手抄报大赛”,孩子们拿起画笔,用色彩鲜明的手抄报揭示了毒品的种种危害。数据显示,全国共有9122万青少年参与了禁毒知识竞赛,这意味着,平均每10个孩子中,就有8个接受过系统性的禁毒教育。 不过,“野生罂粟”的冒头,暴露了毒品源头管控的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专家指出,罂粟种子非常小,风一吹就能到处飞并生根发芽,现在很多地方出现的“野生罂粟”,很可能是有人乱扔种子或者鸟儿不小心传播导致的。更麻烦的是,有些人还想着靠“土方子”治病,心存侥幸。比如,湖北枣阳有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种了580棵罂粟,说是要“煮水治感冒”;山东菏泽有个村民为了“止痛”,竟然种了1623棵罂粟,结果被判了十个月的刑。 富顺小学生的一个举动,在网上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有人开玩笑说“建议老师罚他写一百遍‘粟’字!”,也有人感叹“这禁毒意识简直是刻在基因里的,连写错别字都不忘战斗!”公安部禁毒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去年全国青少年举报毒品线索的数量增长了37%,不少举报都非常详细,比专业的禁毒警察还要细致。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全民参与的禁毒意识,我国的毒品形势才能持续向好。四川省禁毒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富顺这两位小学生的行为很有示范意义,希望全社会都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同时,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禁毒教育,让他们成为禁毒事业的重要力量。他还建议各地学习富顺的经验,创新禁毒宣传教育的方式,比如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利用新媒体平台,组建禁毒志愿者队伍等等。 几十年时间里,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从城市到乡村,禁毒教育影响深远,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共同记忆。两个孩子因为“错别字”而发现毒品线索并报警,就像小小的火星,引发了全民参与禁毒的热情。建设没有毒品的中国,需要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成为一名禁毒战士,共同参与这场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斗争。你愿意加入吗?

0 阅读:1
笔杆子说

笔杆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