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为何得不到父亲朱厚熜喜爱,成了独子,也不被立为太子?
朱厚熜所立的皇太子朱载壡去世后,按照次序,应该立朱载坖为皇太子。但是朱厚熜却非常不喜欢他。直到朱厚熜的儿子们都去世,只剩下朱载坖一个独子的时候,朱厚熜依然不把朱载坖立为皇太子,以至于他驾崩后,朱载坖才得以继位。说起来,朱载坖沉稳而又守规矩,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为何朱厚熜却不喜欢他呢?
朱厚熜的次子朱载壡在当了十年的皇太子,于14岁时得病去世后,照理说,朱厚熜就应该立三子朱载坖为皇太子,但是朱厚熜却迟迟不立。迟迟不立的结果,也就造成了皇三子朱载坖和皇四子朱载圳储位的争夺,而大臣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也分别依附这两个皇子,形成了长达16年的“二王夺嫡”的局面。那么,朱厚熜为什么始终瞧不上朱载坖呢?
朱厚熜瞧不上朱载坖,与他迷信道士的话不无关系。朱厚熜是一个一直梦想长生不老的皇帝,尤其是在他的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炼丹斋醮,他最信任的大臣,也是严嵩那样的青词写得很好的奸臣。他在位期间,甚至发生了几个宫女不堪被他凌辱,试图勒死他的事件。正是因为他特别崇道,因此对道士的话特别迷信。
按照一本叫《世庙识余录》的史料记载,有一个叫陶仲文的道士,就曾劝过世宗“二龙不相见”,也就是劝说他不要立太子,立了太子也要少和太子见面。结果朱厚熜的太子朱载壡就死了,因此朱厚熜认定是自己早早立了太子的缘故。此后就不再提立太子的话。
不但如此,他还几乎不和朱载坖见面,对朱载坖也是多有打击弹压,比如朱载坖的母亲去世后,朱厚熜就故意降低她的葬礼规格,目的就是不让人觉得朱载坖是他的继承人。朱载坖有了孩子后,朱厚熜还拒绝礼部提出的“告庙、颁诏、受贺这样的建议”,认为这是“太孙之礼”,显然,就是为了不承认朱载坖是接班人。
朱载坖得不到朱厚熜的喜爱,除了因为朱厚熜迷信以外,还因为个性迟钝,内向木讷,不爱说话。相对来说,皇四子朱载圳却聪明活泼,很会来事,对朱厚熜百般讨好,使得朱厚熜非常喜欢他。以至于在他的支持者的帮助之下,朱厚熜更倾向于把他立为太子。只不过最终还未动议,朱载圳就去世了,朱载坖成为独子。但即便成了独子,朱厚熜也没有立他为太子。朱载坖被确立为接班人的遗诏,还是大臣徐阶在朱厚熜死后拟定的。
朱载坖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纠正了他父亲在位时干的一系列弊政,不得不说,这与他的父亲长期打压他,不让他继承皇位有关。只可惜朱载坖没有把改革措施持续不断地推进下去,不久后他就沉湎miǎn女色,年纪轻轻就把身体搞垮了,只当了不到6年皇帝就去世,死时才36岁,实在是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