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3月,八路军115师东进抗日挺进队第5支队支队长曾国华、政委王叙坤、副

历史勘探者 2025-04-18 09:48:50

1939年3月,八路军115师东进抗日挺进队第5支队支队长曾国华、政委王叙坤、副支队长龙书金,率5团1700多人来到了山东陵县东部一带休整。

在这之前,第5支队已经连续两次突破了日军的大扫荡,又在德平、陵县一带消灭了1000多名伪军。

这时候,第5支队已经打响了威名。

陵县东部的大宗家村有一个叫宗子敬的地主,这人年过古稀,见过了不少军队,清军、北伐军、日军、国民党军,他都见过,但他从未见过像八路军这种不扰民的部队。看着他们在村外露宿,宗子敬心有不忍,就把他们请到宗家庄园居住。

宗家庄园很大,用宗子敬的话说,住下几百人没有什么问题。曾国华等支队首长认为,部队连日激战,出现了很多伤员,确实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安心养伤,便接受了宗子敬的好意。曾国华让伤员全部住进庄园,并把支队机关迁到这里。

另外,支队特务连等部队也驻扎在大宗家村,5支队的其他部队,则分散在周围的几个村子。

1939年3月31日晚,日军第5师团侦悉第5支队进驻大宗家村的消息,便出动了1200多人,携带4门山炮和4门中口径迫击炮,向大宗家村进犯。

日军认为,在大宗家村全歼八路军难度很大,因为八路军可以利用村里的房屋坚守,在这种情况下,日军计划用步兵和炮兵把八路军逼出村子,把八路军赶到平原后,日军骑兵中队就在开阔地发起围歼。

曾国华在得知日军进犯的消息后,第一时间组织村民转移,这样,他们才没有后顾之忧。

宗子敬平时乐善好施,在村里有很高威望,在他的指挥下,村民们有条不紊地离开了,这给八路军省下了不少麻烦。不过宗子敬没有一起离开。

4月1日上午,日军向大宗家村发起进攻。

第5支队的前身是模范红5团,抗战中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2营,抗战初期,该部参加过平型关大战,并获得了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的光荣称号。

这支部队历经过多次恶战,战斗力绝不容小觑。

面对优势日军的进犯,第5支队临危不乱,日军发起冲锋后,战士们甩出一排手榴弹,把日军炸得人仰马翻。日军吃了亏,便动用了山炮和迫击炮,对八路军阵地发起炮火打击,各种轻重机枪也一起开火。

见日军攻势越来越猛,曾国华把部队全部收缩到宗家大院,他准备利用宗家大院的高大院墙,与日军周旋到天黑,只要天黑了,他们就可以寻找机会突围。

在与日军拼杀了30多次后,第5支队的短板出现了。

抗战中,弹药短缺一直是困扰八路军许久的问题,第5支队打着打着,发现子弹和手榴弹都快用光了。

弹药打光了,宗家大院剩下的这点人很难跳出日军的包围圈,这一刻,战士们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与此同时,宗子敬忽然发现气氛不太对,八路军似乎遇到了什么问题,他就找到了支队首长,向他们询问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许他可以帮助他们。

支队首长见宗子敬还未离开,也有些惊讶,随即就把部队面临的困境说了出来。听说八路军的难题竟是缺少弹药,宗子敬突然笑道:“弹药?我有啊!”

说完,宗子敬就带着几名战士来到了仓库,只见仓库里面堆满了枪支弹药,看着满脸诧异的八路军,宗子敬解释:“这里有1万多发子弹和500多颗手榴弹。”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许多地主为了自保,都会购置一些枪支弹药,甚至还会请护卫,不过一般的地主,只会买几条枪,几十发子弹,宗子敬家里原本也没有这么多枪支弹药,但全面抗战爆发后,宗子敬便花重金购置了一批枪支弹药,准备捐给抗日部队打鬼子。

因为各种原因,这批枪支弹药一直没有捐出去,没想到现在却派上了用场,对宗子敬来说,他购置这些枪支弹药就是为了打鬼子,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有了这批弹药,5支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他们成功守住了宗家大院,日军始终无法拿下宗家大院。

与此同时,驻扎在其他村子的部队听到枪声后,也在第一时间赶来支援。战至下午三时左右,援军在日军的包围圈上撕开了一道口子,曾国华便率部从这道缺口冲了出去,但副支队长龙书金还在包围圈里。

曾国华见龙书金没有跟上来,又重新带着部队杀了回去,两人兵合一处后,从大宗家村北边突围。

混战中,5支队击毙了正在指挥通讯兵用旗语与日军各部联系的日军安田大佐,5支队也顺利突围。

这次大宗家村战斗,5支队一共毙伤了500多名日伪军,其中包括日军安田大佐。但5支队也付出了惨重代价,部队共牺牲了300多人,5团政委曾庆洪、团政治部主任朱挺先等指挥员也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突围过程中,龙书金为救一名战士,左臂中弹,肱骨被弹头打裂,因医疗条件有限,龙书金的左臂险些不保。后来左臂虽然保住了,但他的左臂比右臂短了两寸,还有功能缺憾。短臂龙书金的称号便来源于此。

另外,5支队之所以能顺利突围,宗子敬提供的弹药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他的深明大义,后果不堪设想。

0 阅读:34
历史勘探者

历史勘探者

老鹿历史勘探,聊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