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许世友被关押的时候,第二任妻子雷明珍和他提出离婚,许世友当即同意。后来许世友复出,雷明珍想和他和好,许世友踹门而出,坚决不同意。许世友成了大司令之后,而雷明珍的几个孩子没有工作,就给许世友写了一封信。许世友挥手写下了八个大字。 许世友这辈子,打仗是把好手,婚姻却像战场一样不太平。他1905年出生在河南新县的一个穷山沟里,家里世代种地,日子过得紧巴巴。小时候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把他养大,吃尽了苦头。十几岁那年,他被送到嵩山少林寺,练了一身硬功夫。后来,他走出寺门,投身革命,加入红军,凭着胆大心细,一步步成了军队里的顶梁柱。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当过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直到1985年去世,80岁。这一生,他打过无数硬仗,立下大功,可在婚姻这件事上,他也经历了三段完全不同的故事。 第一段婚姻是跟朱锡明。那时候他还年轻,家里穷得叮当响,婚事是爹妈做主定的。朱锡明是个老实本分的女人,性格温顺,守着传统规矩,跟许世友生了三个儿子,可惜战乱年代,只有大儿子许光活了下来。许世友投身革命后,常年在外打仗,跟家里断了联系。母亲看儿媳守着空房太苦,就劝她改嫁。朱锡明没办法,只好带着孩子离开。许世友后来听说这事,心里有点遗憾,但没怪她,反而觉得她也不容易,日子总得过下去。 第二段婚姻是跟雷明珍。这段感情来得浪漫,两人是长征路上认识的。雷明珍是四川人,当过达县苏维埃政府的县长,年轻有闯劲,跟许世友一起扛过枪、打过仗,感情挺好。结婚后,两人互相扶持,部队里不少人都羡慕。可惜,这段婚姻在1937年出了大岔子,彻底崩了。 那年是1937年,抗日战争刚开始,延安内部却乱成一团。许世友因为跟红四方面军张国焘有些牵连,被怀疑,被关了起来。那段时间,他日子不好过,整天被锁着,心里憋着一股火。本来他还盼着雷明珍能支持他一把,毕竟夫妻一场,总有点情分吧。可等来的不是安慰,而是一封离婚信。雷明珍在信里写得决绝,说恨他,要跟他一刀两断。许世友看到信,当时就火了,觉得这女人太绝情。他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抓起笔就签了字,同意离婚。从那以后,他对雷明珍彻底死心,再没半点留恋。 没多久,风波过去了,许世友被放出来,重回部队。雷明珍听说他复出了,估计心里有点后悔,跑来找他,想和好。许世友那脾气,哪咽得下这口气?他直接拒绝,连多说一句话都不愿意。部队领导看不过去,还特意安排了一次调解,把两人关在一块儿劝和。可许世友根本不听劝,雷明珍说啥他都不搭腔,最后干脆走了。领导也没辙,只能随他们去。从那以后,两人老死不相往来,彻底断了。 离婚后,许世友继续带兵打仗,雷明珍也过她自己的日子。到了1966年,雷明珍的几个孩子长大了,却没工作,日子过得紧巴巴。他们知道许世友当了大司令,就写信给他求助,希望他能拉一把。许世友收到信,想了想,提笔写了八个大字:“子承父业,理所应当。”意思很明白,雷明珍是革命出身,她的孩子们就该继承她的事业,去部队干革命。他没推脱,给孩子们安排了入伍,既帮了忙,也算对得起当年的情分。不过,他跟雷明珍本人,还是没任何联系。 再说第三段婚姻,那是跟田明兰。许世友在山东打仗时认识了她。田明兰比他小20岁,结婚时才19岁,他已经38岁。两人性格合得来,婚后感情特别好。田明兰陪着他走过风风雨雨,一直恩爱到老。晚年的时候,许世友身体不好,田明兰一直守在身边照顾,直到1985年他去世。这段婚姻,是他三段感情里最平稳、最长久的一段。 许世友这人,性格耿直,爱憎分明。打仗时他是铁血将军,生活中也有血有肉。第一段婚姻,他没怨朱锡明改嫁,毕竟自己常年不在家,人家得活下去。第二段婚姻,他跟雷明珍从恩爱到翻脸,离婚后不留情面,但对她的孩子还是伸了把手。第三段婚姻,他跟田明兰相濡以沫,过得踏实。他对三任妻子,都没啥亏欠的地方,处理得有底线、有格局。 雷明珍呢,说不上坏,就是普通人一个。她跟许世友离婚,可能是一时冲动,也可能是真觉得过不下去了。后来想和好,没成功,也算自找的。她带着孩子过日子,后来孩子求助许世友,也没仗着过去的情分硬逼他怎么样。两人分手后,各走各路,谁也没害谁,就是缘分尽了。 许世友这辈子,功劳大,脾气也大。他在婚姻上的选择,跟他打仗一样干脆利落。1937年那场离婚风波,成了他跟雷明珍的终点。后来雷明珍想回头,他不给机会,再后来对她的孩子,他又帮了忙。这八个字“子承父业,理所应当”,既是安排,也是态度。说他无情吧,他没不管孩子;说他有情吧,他对雷明珍一点余地都没留。这人啊,真不好琢磨。 结语 许世友的婚姻故事,讲完了。一个硬汉将军,面对离婚、拒绝和好、帮前妻孩子,啥决定都干脆得很。你觉得他做得对不对?要换成你,会咋处理这段感情纠葛?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5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