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美签署矿产协议备忘录 合作框架初定
当地时间4月17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迎来一则重磅消息:乌克兰与美国正式签署关于矿产协议的备忘录。
当天,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了这一消息。她表示,这份备忘录确定了两国团队的工作框架,并重申双方结束协议谈判并签署正式协议的强烈意愿。不过,协议文本仍需进一步修订完善,后续还需走完两国议会批准的程序。斯维里坚科还透露,双方正积极筹备成立用于乌克兰重建的投资基金,为乌克兰战后的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在此之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曾透露,乌克兰与美国极有可能在17日签署关于矿产资源协议的意向备忘录。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于同一天表示,与乌克兰的矿产协议将于24日签署。这一系列表态,让这份矿产协议从筹备阶段就备受瞩目。
此次乌美签署矿产协议备忘录,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和经济利益诉求。乌克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在锂、钴、铁矿石等关键矿产方面储量可观,这些资源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和传统制造业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和科技大国,对这些关键矿产有着巨大的需求,通过与乌克兰合作,美国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
对于乌克兰而言,与美国达成矿产合作,不仅能吸引大量外资流入,推动本国矿业的现代化发展,还能借助美国的技术和市场渠道,提升自身在全球资源市场的影响力,为国家重建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此外,这一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两国在地缘政治方面的相互借重。
然而,协议的最终落地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从内部来看,协议文本的最终确定需要平衡两国的利益诉求,确保条款合理可行;在获得两国议会批准的过程中,也可能面临不同政治势力的博弈和考量。从外部环境而言,国际市场的波动、其他资源大国的反应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都可能对协议的推进产生影响。
(参考信源: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