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南京的几名工人到牛首山郊游,来到弘觉寺的塔前时,一个小伙无意间跺了跺脚,居然听到“咚咚”的回声,难道塔下是空心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南京牛首山的弘觉寺内,一座看似普通的古塔地下,藏着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国宝,这是一尊高仅35厘米的鎏金喇嘛塔,虽然体型迷你,却蕴含着极其精湛的工艺,塔身呈现出优雅的宝瓶形态,四面开门,门内雕刻着形态各异的佛像,塔身两侧漂浮着祥云,云上端坐着菩萨圣像,塔前还特别设置了一尊栩栩如生的释迦牟尼涅槃像,整座宝塔安置在精心雕琢的须弥座上,更为特别的是,在须弥座的四角,还各自摆放着一件精美的青花瓷罐。 这座迷你宝塔的供奉方式十分不同寻常,它被安置在一个圆形地宫中,与佛骨舍利同室供奉,地宫虽然规模不大,直径不足一米,深度仅及一米,却位于寺院的中轴线上,这样的位置安排绝非偶然,在须弥座的装饰中,还特意雕刻了一条在波涛中乘风破浪的海龙,这个充满航海意味的图案,似乎暗示着某种特殊的含义。 塔座背面的铭文揭示了供奉者的身份:御用监太监李福善,这位神秘的供奉者,其真实身份是永乐朝的重臣李童,他不仅是朱棣的心腹太监,更曾多次随永乐皇帝北征立功,之后又辅佐明仁宗、明宣宗,最终在英宗时期位居御用监太监,专门负责皇家陵寝建造大事,可谓位高权重。 最令人震惊的发现在那四个青花瓷罐中,其中一个罐子里竟然藏着人类的骨灰和牙齿,这个发现立即引发了考古界的关注,因为在弘觉寺不远处,恰好有一座郑和的衣冠冢,史料记载,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在印度古里逝世,当时天气炎热,随行人员将其遗体火化带回,明宣宗特意下令在牛首山为其修墓,而负责修建陵墓的正是李童。 随着研究深入,一段跨越六百年的深厚情谊渐渐浮出水面,原来,李童与郑和都是永乐帝的心腹太监,两人相识三十余载,情同手足,当年郑和远征他乡,客死异国,李童或许难以接受好友的骨灰被孤零零地长眠地下,于是,他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将挚友的部分骨灰与佛骨舍利一同供奉,既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也体现了对其功德的崇敬。 这座精美的鎏金喇嘛塔,见证了一段超越身份地位的真挚情谊,两位来自卑微背景的太监,在宫廷中相知相助,互相扶持,一个走遍海疆万里,开创航海盛举;一个专注皇陵营建,默默奉献朝廷,当生死相隔,幸存者用如此独特的方式,让逝者与佛陀比肩,时光流转,这座小小的宝塔,不仅保存了一段历史,更留下了一曲动人的千年友情之歌。
“把猪骗进来再杀!”这句话在南京引发了广泛关注,成为了市民热议的焦点。事情的起因
【57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