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知否》,长柏和海氏对待通房羊毫的做法,实在让人一言难尽。这背后藏着的封建婚姻和家族规矩的复杂问题,越想越让人唏嘘。 先说说这通房的尴尬地位。一般来说,通房小妾要么凭借美貌解决男主人的生理需求,要么老实本分完成开枝散叶的任务。可羊毫呢,相貌平平,还被灌避子汤,两个功能都无法实现,只能在深宅中度过无儿无女的一生。 从长柏的角度看,虽说他提前和羊毫讲清楚,她的处境由正妻决定,羊毫也自愿当通房,但这并不能掩盖长柏人设的崩塌。前期塑造的正人君子形象,因为一个通房变得耐不住寂寞、饥不择食。而且,明知海氏下嫁条件是不能纳妾,他却没有妥善处理好羊毫的事,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海氏这边也很微妙。海家规矩是年过四十无子方可纳妾,海氏自幼耳濡目染,婚事本就困难。她嫁给长柏时,明知长柏有相好,却还是接受了羊毫这个“挡箭牌”,免得落个善妒的名声。表面上,她是在遵循规矩,实际上却让羊毫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一个没有孩子的通房,晚年凄惨程度可想而知,真不太能相信海氏的儿女会孝顺羊毫。 对比《红楼梦》里的平儿,同样是通房,平儿虽然没有名分,但能帮着王熙凤管家行权,也没被强制灌避子汤,待遇好太多。而在《知否》里,作者似乎为了彰显男主对女主的与众不同,以及女主的宅斗手段,对这些角色的命运安排显得有些随意。对女主好的都是好下场,对女主不好的都很糟心,就像墨兰被安排生不出儿子以示惩罚。 长柏和海氏这对夫妻,看似遵循着封建礼教的规则,维持着家族的体面,实则在对待羊毫这件事上,尽显薄情。在那个封建时代,女性的命运被家族和规矩随意摆弄,羊毫的遭遇不过是众多深宅女子悲剧的一个缩影罢了。 #知否#
重温《知否》,长柏和海氏对待通房羊毫的做法,实在让人一言难尽。这背后藏着的封建婚
墨染青天白
2025-04-19 08:16: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