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男子捡到一只乌龟,足足养了7年,却越养越发觉不对劲,随后他立即报警,当警方赶到后大吃一惊:“这只乌龟不简单!” 2016年深秋,北京郊区的妙峰山脚下,雾气缭绕。35岁的刘建国一如往常周末那样,背着背包独自登山。 他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性格内向,酷爱亲近自然。那天,他走到半山腰的林间小径时,忽然发现前方落叶间有一个圆圆的壳体。他小心靠近一看,居然是一只通体棕黑、壳上纹理清晰的乌龟。 这只乌龟看上去不像常见的草龟或巴西龟。它的壳并不光滑,反而带着一种粗糙的质感;四肢粗壮,尤其是前肢,呈柱状,布满厚厚的鳞片。 刘建国蹲下仔细观察,发现这只乌龟并不害怕人,只是懒洋洋地缩在原地。他把它轻轻抱起,发现它竟重达五六斤! “这么大只乌龟,怕是走失的宠物吧?”刘建国心里想着,便决定暂时把它带回家饲养,等日后若有人张贴寻龟启事再归还也不迟。就这样,这只“乌龟先生”成为了他家的新成员。 刚开始,刘建国只是买些普通龟粮喂它,偶尔投喂青菜、水果,甚至熟鸡蛋黄。乌龟适应得很快,似乎很“懂事”,从不乱动,也从不咬人。 他把乌龟养在阳台的一个特制箱子里,日晒充足、通风良好。 时间一晃就是七年。乌龟不但没死,反而越养越大,壳的长度从最初的20厘米涨到了足足50多厘米,体重更是接近20斤! 朋友来家里做客时都惊呼:“你这是养了只乌龟,还是养了个恐龙?” 有一次,他将乌龟带去宠物医院打算做个体检,结果兽医看了半天,说:“我从业十年,这种龟还真没见过。这可不是常见的宠物乌龟,你得好好查查。” 刘建国心里顿生疑虑。那天回家,他上网搜索各种乌龟的资料,翻了上百张照片。 终于在一个两栖爬行动物爱好者论坛里看到一张与自己乌龟极其相似的图片:“亚洲棱背陆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他顿时吓出一身冷汗。论坛里写得清清楚楚,这种龟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国云南、广西南部极少区域,极度稀少,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名单的动物。 捕捉、买卖、私自饲养都属违法行为。 一夜无眠之后,刘建国下定决心,第二天一早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并说明了情况。 民警赶到后也有些不敢相信,但出于慎重,他们随即联系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半天后,几位穿着制服的专业人员上门检查,确认了乌龟的身份。 “这只乌龟确实是亚洲棱背陆龟,而且体型健康完整,壳体无伤,是非常罕见的个体。” 一位动物专家惊叹道,“你知道你这七年里养的是个啥吗?这相当于私自收留了一头‘国宝’啊!” 虽然刘建国是出于无心饲养,警方和救护中心也认可他有极高的责任心,最终并未对其追责,还为他颁发了一份“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的感谢证书。 他亲手将乌龟送交野生动物保护基地,看着那只陪伴自己多年的龟缓缓走进专业饲养区时,他心里百感交集。 “我本以为只是养了一只动物,没想到它是国家的宝贝。”他感叹道,“七年来,它从未让我失望,现在轮到我该还它自由和尊重了。” 专家事后分析,这只乌龟极可能是某个非法运输途中遗落的个体,或是不慎逃逸的走私宠物。因为北京并不是它的自然分布区域,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在妙峰山。 这起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市民留言:“刘先生这七年的付出,换来了一只国宝的生还,值了!”“太佩服他的良知与勇气,真正体现了‘与自然共生’的意义。” 而刘建国则低调回应:“我不是英雄,只是做了正确的事。人和动物,本该彼此尊重。” 如今,那只亚洲棱背陆龟在位于北京南郊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里安然生活着,而刘建国也成了一位野生动物保护的坚定支持者。
北京一男子捡到一只乌龟,足足养了7年,却越养越发觉不对劲,随后他立即报警,当警方
静赏秋月意韵绵
2025-04-19 09:40:25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