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叶童说:“我哥哥现在做保安,我一生只见过他3次,我不会帮他,要怪,就

牧童的娱论 2025-04-19 10:13:53

2016年,叶童说:“我哥哥现在做保安,我一生只见过他3次,我不会帮他,要怪,就怪父母太偏心,对他比对我好太多。”   在公众眼中,叶童是一个成名多年、演技过硬的演员,曾以《新白娘子传奇》中的“许仙”一角家喻户晓,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外表温婉、事业风光的女演员,内心深藏着对家庭的复杂情感,尤其是对她那位如今做保安的哥哥李中宁,更是多年未有往来。   最近有媒体注意到一件事——叶童的哥哥,曾一度在娱乐圈内也小有名气,如今却在一家公司当保安,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   有人好奇,叶童身为公众人物、手握不菲财富,为何对自己亲哥哥的境遇无动于衷?   叶童的家庭,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破碎。   她的父母因感情不睦而分离,家中经济条件也不宽裕。   而在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叶童从小就不是家中的“宠儿”,相反,她像是被遗忘的一枚棋子。   她说:“我还记得自己五岁的时候,父母吵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有人把我送去了姑妈家。从那以后,我就不再是他们家里的一员。”   亲情,对年幼的叶童而言,是奢侈品,被送到亲戚家寄养后,她的童年变成了一段没有归属感的漂泊时光。   一年到头,最多见父母一两次,也没人真正关心她的感受。   反观她的哥哥李中宁,却一直是家庭的中心,无论是在父母眼中,还是在亲戚邻里的评价里,李中宁都是那个“聪明懂事、前途无量的好孩子”。   “他们把所有的资源、关爱和希望都给了他。”叶童回忆,   “我连买一双新鞋都得等亲戚施舍,而他却可以上最好的学校,学乐器、学英文。小时候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我明明也是他们的孩子,却活得像个外人。”   这种不公平,在叶童心里埋下了深深的怨怼。   叶童靠自己的努力,考入演艺学院,踏入演艺圈。   初期跑龙套、演配角,也曾在片场被人忽视,但她从不抱怨,因为那是她为自己争取命运的一条路。   上世纪90年代,她凭借《新白娘子传奇》中的许仙一角一夜爆红,从此走上事业巅峰。   可就是在那段最艰难的奋斗时期,她从未接到过哥哥或父母的一通问候电话。   “他们仿佛从来不关心我,只关注他的前途。”叶童说。   讽刺的是,李中宁曾也尝试进军演艺圈,身材圆润的他甚至被称为“胖版梁朝伟”,也拍过几部作品,但他觉得演员太辛苦,没什么前途。   后来,他选择带着积蓄远赴英国,想要寻找更大的发展。   可惜投资失败,赔得几乎倾家荡产,差点连回国的机票钱都没有。   回国后,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成为一名保安,日子平淡、清苦,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   外界对叶童不帮哥哥,议论纷纷,甚至有不少人用“冷血”、“无情”来形容她。   但对叶童而言,这并不是一个“是否愿意帮”的问题,而是多年来情感伤痕的积累结果。   “他是我哥哥,但我们之间没有任何感情基础。”叶童直言   这些年里,她没主动联络过他,他也没有关心过她的生活。   两人之间,没有往来,也无牵挂,感情从未建立,又谈何“举手之劳”?   叶童坦言,她并不是否定亲情,而是更相信一个原则——“人的命运是自己的选择,也是家庭给予的结果。”   “如果我父母当年对我稍有一点公平,也许今天我会对这个家有些依恋。   但他们从未把我当亲生的看,我也学会了,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在这个社会中,亲情似乎总被放在道德的天平上,只要你做得稍显“冷淡”,就容易被冠以“不孝”、“无情”的标签。   但没有人愿意真正去理解,那些看似冷酷的决定背后,藏着怎样的委屈和压抑。   “我不是不帮他,我只是尊重他的人生选择。”叶童说,“他也没向我求助过,我也不会主动插手他的生活。也许他并不需要我。”   有人说,人生最悲哀的不是贫穷,而是兄妹如陌路。   但对叶童来说,那并非悲哀,而是一种自我保护,是她在漫长的成长岁月中,咬牙筑起的一道屏障。   信息来源:原文登载于闽南网2016年10月28日关于《叶童称与哥哥李中宁关系疏离 不知他患初期脑退化症》的报道

0 阅读:48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