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7年,13岁的张居正科举考试,湖广巡抚顾璘将腰带送给他并说:希望你将来对我

青史如烟啊 2025-04-19 10:29:20

1537年,13岁的张居正科举考试,湖广巡抚顾璘将腰带送给他并说:希望你将来对我儿多照顾。可顾璘转身就对主考官说:无论张居正答卷如何,都必须让他落榜。张居正得知此事后,反而对顾璘感激涕零。

顾璘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21岁就中了进士,与同乡的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历史上说他“有知人鉴”,就是善于识人。

1537年,顾璘任湖广巡抚时,就断言13岁的张居正是将相之才。事实证明,他说得一点也没错。

顾璘有个亲戚曾在荆州到处请人在诗册上题诗,一天,他来到一所私塾请求先生为他题诗。恰好张居正就在这所书院。先生题完后,又让张居正也题一首。

恰巧诗册上张居正的诗被顾璘看到,惊为天人:“此异人也,吾不得不物色之。”此后,顾璘开始留意张居正。

1525年张居正出生在湖北荆州一个秀才家,在他出生前,他的曾祖父梦见水池之间落进了一轮明月,将整个水池照得分外明亮。一只白色的神龟从水中爬出来。

因此,张居正的曾祖父给他起了个乳名“白圭”。

史书称张居正“少颖敏绝伦”。两岁时,他的堂叔张龙湫曾指着《孟子》中的“王曰”二字,对他说:你要是能认得“王曰”二字,就算奇怪了。没想到过了两天,堂叔再考他,张居正竟然没认错。

他五岁入私塾,记忆力惊人。十岁通六经大义,并开始撰写理学文章。十二岁到荆州府参加提督学政的院试,名列第一,被录取为府学生员,人称荆州张秀才。

荆州知府李士翱赏识他的才华,甚至帮其改了名字。将张白圭改为张居正,期望他将来能成为国家栋梁,官居正位。

秀才考中了,下一步自然就是举人了。13岁的张居正就这样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人——顾璘。

当顾璘知道13岁的张居正也来参加考试,决定亲自见一见他。因为在65年前,一个13岁的少年应考举人并一举中第,他就是三朝元老,权倾天下的杨延和。对于同样13岁来应试的张居正,顾璘自然是高看一眼。

见面后,顾璘随意出了几个对联,张居正对答如流,顾璘十分赞赏。两人越聊越投机。高兴之余,顾璘竟然解下自己的腰带赠给张居正,并说:你以后必然能成首辅,所系腰带当是玉制的。我的腰带不足以赠与你,聊作为老夫的一番心意吧。”

在明代,衣服是不能随便穿的,什么品级的官员穿什么样的衣服,甚至系什么样的腰带都是有规定的,像顾璘这样级别的官员,系一条犀带已经算很牛了。但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个少年将来是可以系玉带的,话语中的那种鼓励与期盼不言而喻。

后来他又请张居正到家里作客,而且拿成人的礼节来对待。他对陪同的官员说:“此子,将相才也。”

顾璘还把自己的儿子叫出来,指着张居正说:“这位就是荆州张秀才,以后他当了中枢大要,你可以去见他,他一定会顾念到你是老朋友的儿子的。”

张居正果然没有令人失望,考卷答得相当漂亮。

可是,顾璘却找到主考官,下了这样一道命令:这次无论张居正答卷如何,都绝不能让他中第。

这决定让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这是狗脸吗?翻脸比翻书还快。

其实,顾璘是觉得张居正一路走来太过于顺利,不利于心性的磨练。他深居官场多年,对于官场的尔虞我诈,权力斗争再明白不过了。张居正心智尚年幼,过早进入未必是好事。在他看来,张居正就是一块璞玉,需要好好的打磨,才能成大器。

这事遭到了副主考官陈束的坚决反对,因为他实在太爱惜张居正的才华了,他反对的理由是:“以后的事谁能说得准呢?但是从现在的卷面成绩看,你不录取他,那不是埋没人才吗?”

但顾璘说的也有道理,赵御史犹豫了一番,还是按照顾璘的意见,让张居正落榜。

乡试结果公布,神童落榜,一时成为轰动的新闻。这对于习惯了顺风顺水、到处都是鲜花和掌声的张居正来说,郁闷到了极点,他为此愤愤不平,很是不服气。但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直到多年后他再次遇到顾璘,顾璘坦坦荡荡地告诉他:当年是我坚决不录用你的。张居正才得知当年落榜的罪魁祸首,原来是这位巡抚大人。对于顾璘的良苦用心,张居正没有丝毫的埋怨,反而对他感激涕零。

万历时张居正掌权为首辅,顾璘的预言果然成真了。他对顾璘始终非常敬重和感激。可惜顾璘已经去世。张居正对其家人也照顾有加。

张居正掌权后,实行一系列的改革,史称"万历新政",其对当时的明朝社会乃至整个明朝中后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太多的身负绝学,才华横溢的少年,进入官场后,却成为平庸的官僚。神童固然可以在知识文化水平方面略胜一筹,但是为官施政,却需要更多的交际谋略和处惊不变的心性,只有经历过磨难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所有的磨难都是成长,所有的经历都是收获,如果你现在正在被生活磨难,千万不要放弃,因为命运之神其实并不垂青那些贪图安逸和顺遂的人,真正杰出乃至伟大的人物,无不是历经磨难,经历过千锤百炼,才攀上巅峰的。

刘禹锡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个人只有经受住磨难的考验,才能担当起大任,成得了大器。

0 阅读:1090

评论列表

纯金年华

纯金年华

15
2025-04-19 15:04

大明第一相

一颗青松

一颗青松

2
2025-04-19 20:08

如果晚死二十年明朝可能会撑过小冰河时代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