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慈禧坐上了专列,非常高兴,说:“把设计师叫来给我见见。”见到詹天佑,问了他的专业情况,更高兴:“好啊,以后大清修铁路就靠你了。赏!” 慈禧派大臣与联军讲和之后便回了京,而原定的祭祖一事也耽搁了,于是她便决定另找时间进行祭祖大典,但是那个时候她的身体经不起来回折腾了。 当时的大臣也是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想要找到一个能够让慈禧免受奔波的好主意,一来二去很快就有人想到了“火车”。 但是当时的火车造价高不说,我国还没有能力造出来,没有洋人的帮助,我们就只能想想.而慈禧那边一听说这个消息就十分惊喜,于是就对着大臣说:“你这个主意甚妙,赏!” 接下来,袁世凯就被委以重任,批的钱也不少,六十万,并且期限也定在了半年以内,至于用什么人用什么办法就是他的事了。 这个任务下放之后,慈禧就躺平了,她只等着下面的好消息,不管这其中的艰难,好在当时我国是有一批技术人才的。 那会儿清政府去国外学技术的儿童中,詹天佑在列,这是一个十分英明的决定。 在学堂里他接受了很多思想教育,小小年龄他就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的是怎样的责任,于是便暗下决心要拿出“悬梁刺股”的毅力尽可能多的学习知识。 等他拿着十分优异的成绩走出中学之时,他便将目光放到了铁路上去,他很清楚的知道交通对一个国家的意义有多重大,于是便带着自己的希冀进入了大学校园。 通过他孜孜不倦的学习,他终于成为了一个工程人才,等他带着满身星光回国之后,又因国家的需要被派去当船员,于他而言,开轮船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但他超绝的学习能力让他很快就学会了,果然优秀的人到哪里都会发光,于是这项造火车的工作自然也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他拿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十分兴奋,但难题也随之而来,要想脱离洋人的把控,全然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修铁路太难了,并且国内的相关技术人员也太少了,只靠他一个人是不行的。 此前他虽然已经参与过好几条铁路的修建,但毕竟都是属于合作式的,首次他一人担纲还是很有压力的。 后来他认真考察了地形地势,当时的时间已经不足半年了,因为期间袁世凯因为一些政治和外交原因一直没能确定下来总工程师。 詹天佑除了制定实施计划,还要考虑实际的时间等问题,于是他选择用此前铁路工程多出来的旧轨,等原材料备齐之后就是开始铺轨。 中间的时间被安排的很满,而且该铁路实际上运行的次数很少,基本上就是供慈禧一人专用,所以中间一些东西就相较于商用铁路简易一点。 三个多月的时间就成功了,当时的慈禧欢欣鼓舞的坐着轿撵去看,看到的时候她心中十分高兴,最重要的原因是咱们终于也能在洋人面前耀武扬威一次了。 之后这火车实际上只用了一次,但它的意义和价值都是不一般的,詹天佑因此也得了很多宝贝,更关键的是他获得了极高的荣誉,被寄予了振兴中华的重担,之后的他果然没有让人失望。
1903年,慈禧坐上了专列,非常高兴,说:“把设计师叫来给我见见。”见到詹天佑,
平原隐者吖
2025-04-19 10:45:54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