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公然袒护“乱港分子”,甚至打开学校大门接纳暴徒,导

牧童的娱论 2025-04-19 11:13:50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公然袒护“乱港分子”,甚至打开学校大门接纳暴徒,导致校园混乱不堪,最可恨的是他因此被英国颁奖,如今他的下场如何呢?   2019年的香港社会动荡,曾令全世界震惊,在这场长达数月的暴力冲突中,不少人披着“民主自由”的外衣,实则行暴力破坏之实。   在这关键时刻,本应为社会稳定发挥中坚作用的高校,却成为部分暴徒的避风港,而香港中大校长段崇智的表现,更是一度成为众矢之的。   作为一所国际知名学府的掌门人,段崇智本应恪守学术中立、维护校园秩序,可事实却恰恰相反。   2019年11月,香港局势持续升级,暴徒四处打砸抢烧,而中大校园也未能幸免。   当时,大批蒙面人闯入中大校园,架设路障、投掷汽油弹,与警方对峙,校园几近沦为“战场”。   就在此时,段崇智的决定令人瞠目,他不仅没有阻止暴徒,反而主动打开校园大门,接纳这些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分子。   在其他高校纷纷采取关闭校园、呼吁学生远离暴力的同时,段崇智却选择“开门迎客”,为暴力行为提供了庇护。   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巨大争议。不少学生家长担忧孩子的安全,一些校内教职工也对段崇智的做法感到愤慨。   而当警方接到报警,依法进入校园进行执法时,段崇智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公开指责警方“暴力执法”,称这不符合“文明社会”的标准,甚至拒绝与警方配合。   这一幕,曾被媒体详细报道,当时有不少目击者表示,警方在中大行动时十分克制,尽力避免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但暴徒却肆意投掷汽油弹、砖块等致命物品,极具攻击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段崇智依旧站在所谓“学生”一方,对警方冷嘲热讽,甚至一度情绪激动地称警察“令香港蒙羞”。   这一切,不仅令香港市民寒心,也激起了广泛的舆论反弹。   多家港媒纷纷发表社评,严厉批评段崇智“背弃教育者良知”“纵容暴力势力”,认为他“没有资格再担任任何教育岗位”。   与此同时,一些支持止暴制乱的家长团体也在中大门口发起抗议,要求其引咎辞职。   更让人愤怒的是,段崇智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被英国授予所谓的“教育奖”。   英国方面宣称该奖项是“表彰他在维护学生权益、保障学术自由方面的贡献”。   这一行为被广泛认为是对香港社会法治的公然挑衅,是对暴力分子的变相支持,更被讽刺为“奖给暴徒保护伞的勋章”。   事实上,段崇智在任期间的一系列亲“黄”言行,早已令不少港人警觉。   他在多次讲话中刻意模糊“暴力”与“抗议”的界限,言辞中带有明显倾向性,不惜将一些涉暴学生包装为“追求理想的青年”,甚至拒绝配合警方调查,试图将校园变成“法外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段崇智本人并非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在欧美求学并长期任教于西方高校,2018年才回港出任中大校长。   这一背景也使得他在处理本地事务时常常“水土不服”,缺乏对香港社会的真实了解,甚至在关键时刻将西方的价值观生搬硬套于本地复杂局势中,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时至今日,段崇智已于2023年正式卸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一职。   虽然校方宣称其“正常卸任”,但多数人认为这是社会压力和舆论监督的结果。   在其任内,中大的国际声誉因涉暴事件大幅下滑,不少国际排名机构将其从“最安全校园”名单中剔除,一些海外合作项目也一度受阻。   可以说,段崇智的“开放大门”之举,不仅未能展示所谓“学术自由”,反而给香港中大带来了深重代价。   卸任后的段崇智鲜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淡出香港教育界。   在其离任消息公布后,不少中大校友和市民纷纷在社交平台表示“终于盼到这一天”,也有声音呼吁中大新任校长应从过往教训中吸取经验,重建学术尊严。   段崇智的经历,为香港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   教育者的立场与言行,关系重大,绝不可掉以轻心。   校园不是政治斗争的角力场,而是培育人才、传播知识的圣地。   信息来源:南方客户端: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护暴徒“立功”,英国明目张胆打赏

0 阅读:54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