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放弃世界第三大核武器库2025年4月18日,乌克兰政府正式公布与美国达成的矿产协议意向备忘录文本,核心内容包括设立重建投资基金、承认乌克兰自愿放弃核武器库等。
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继承了苏联庞大核武库的一部分,瞬间成了世界第三大核武国家。那时候乌克兰手里握着上千枚核弹头、上百枚洲际导弹,还有能携带核弹头的战略轰炸机,这军事实力,看着可相当唬人。
但这看似强大的核武库,对乌克兰来说,其实是个烫手山芋。从内部来讲,乌克兰刚独立,经济就陷入困境,自顾不暇。要知道,维护核武器,那得花老多钱了,保养、更新都需要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乌克兰实在没这个能力,这核武库反而成了拖累经济发展的大包袱。而且,这些核武器的控制系统大多掌握在俄罗斯手里,乌克兰空有武器,却没办法自主使用,这就很尴尬了。
从外部环境看,美国担心乌克兰的核武器会流向其他国家或势力,影响自己的全球战略布局;俄罗斯则忧虑乌克兰利用核武器对自身安全造成潜在威胁。于是,在西方和俄罗斯的双重“诱惑”下,乌克兰开始动摇了。1994年,乌克兰签署了《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决定放弃核武器。美、英、俄承诺尊重乌克兰的独立、主权和现有边界,不会对其使用武力威胁,还会在乌克兰面临侵略时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提供援助。
可谁能想到,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来冲突不断,这《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就像一纸空文,根本没起到保障作用。乌克兰这下傻眼了,国际承诺在关键时刻没能保护自己,失去核武器后,军事战略只能依赖常规军事力量和外交手段,面对外部威胁,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如今,俄乌冲突持续,泽连斯基多次表示,《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签署国未履行义务是乌克兰陷入战争的原因,甚至提出要是不能快速加入北约,西方就该把核武器“还”给乌克兰。但美国明确拒绝,俄罗斯更是坚决反对,美西方担心拥核后的乌克兰不好控制,俄罗斯则害怕自身安全受到更大威胁。
乌克兰放弃核武器这事儿,现在看来争议很大。有人觉得乌克兰是“自废武功”,没了核武器这个重要威慑力,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就变得被动挨打;也有人说,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自身经济困境下,这或许是无奈之举。但不管怎么说,《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在俄乌冲突中的“失效”,让国际社会对安全保障协议的效力和国际承诺的可信度产生了新的思考。这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在国际事务中,自身实力才是最可靠的保障,不能完全依赖外部的承诺和保障。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热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