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愿意”给美国台阶下!在贸易战推到极致之后,联合早报援引专家观点,短短一个

红尘漫步坊 2025-04-19 12:42:13

中国“不愿意”给美国台阶下!在贸易战推到极致之后,联合早报援引专家观点,短短一个月,物是人非,双方宁可祭出近乎“自杀式”的关税,都不愿给彼此一个台阶,实在让人唏嘘不已。一桩摊牌式的“豪赌”、一场不惜代价的对抗,最终的结局只会是两败俱伤。该专家声称,美国正在等待一通等不到的电话。 中美这场关税战打到现在,简直像两个斗气的孩子在抢玩具——谁都不想先松手,结果把玩具扯得稀巴烂。美国那边举着“对等关税”的大旗,把中国商品税率顶到125%,部分甚至飙到245%,活脱脱一副“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的架势。可问题是,中国为啥非要跟美国死磕到底?为啥就不能像某些人说的 “退一步海阔天空” 呢? 先得弄明白这场贸易战的本质。美国表面上是在算 “贸易逆差” 的账,说中国占了便宜,其实是在遏制中国的产业升级。从 2018 年的中兴事件到 2025 年的无人机供应链制裁,美国的目标从来没变过 —— 就是要卡住中国在 5G、人工智能、半导体这些关键领域的脖子。比如,美国商务部把华为、大疆等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禁止它们购买美国技术,这就像在赛跑时直接把对手的鞋带绑住。中国要是在这种时候让步,就等于主动放弃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机会,这种亏谁能吃? 再看看美国的 “对等关税” 到底是个啥。2025 年 4 月,美国把中国输美商品税率提到 125%,中国反手就把美国农产品关税加到 135%,大豆、玉米这些美国农民的命根子瞬间失去竞争力。美国大豆协会急得跳脚,说再这么下去农民要破产。可特朗普政府呢?一边给农民发补贴,一边还在喊 “美国优先”。这种做法就像用汽油灭火 —— 短期能压下去,长期只会烧得更旺。中国这边早有准备,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已经填补了美国的空缺,中国消费者根本感觉不到影响,反倒是美国农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中国为啥敢跟美国硬刚?底气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超大市场。2025 年一季度,中国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36.3%,制造业增加值 8.21 万亿元,同比增长 6.8%。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有足够的韧性消化外部冲击。第二,中国正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内需扩大。工信部出台机械、汽车、电子装备稳增长方案,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帮出口企业转内销,这些措施让中国经济从 “出口依赖” 转向 “内外双循环”。 第三,中国手里有王牌 —— 稀土。中国控制着全球 92% 的稀土精炼产能,2025 年 4 月对镝、铽等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掐住了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咽喉。美军 F-35 战斗机、导弹制导系统都离不开这些材料,美国企业现在急得团团转,却找不到替代来源。 美国那边其实也不好过。高关税让美国企业生产成本飙升,消费者物价指数蹭蹭往上涨。特斯拉因为进口零部件关税,在与比亚迪的竞争中越来越吃力;苹果公司想把供应链迁出中国,结果发现成本增加了 300%。更搞笑的是,美国商会居然考虑起诉特朗普政府,说他滥用总统权力。这说明美国内部对贸易战的分歧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特朗普政府一边喊着 “美国优先”,一边却在伤害自己的企业和选民,这种矛盾迟早会反噬。 这场贸易战的结局其实很明显:两败俱伤。美国的高关税政策让全球供应链紊乱,世界贸易组织警告说,全球经济可能因此陷入衰退。中国虽然也有损失,但通过市场多元化和产业升级,正在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就像新加坡《联合早报》说的,关税战倒逼中国加快产业转型,从依赖出口转向内需驱动。而美国呢?除了收获一堆企业倒闭和农民破产的新闻,啥也没得到。 有人说,中国为啥不能像日本那样签个 “广场协议”?那得看看时代背景。现在的中国不是 1985 年的日本。中国有 14 亿人口的统一市场,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有自主创新的能力。美国想用关税压垮中国,就像用鸡蛋碰石头 —— 最后碎的肯定是鸡蛋。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合作可以,但必须平等互利;对抗奉陪,但决不会屈服。这不是斗气,而是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必然选择。 说到底,这场贸易战是两种发展模式的碰撞。美国想维持霸权,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历史已经证明,靠打压和封锁阻挡不了一个国家的崛起。中国不会给美国台阶下,因为这不是面子问题,而是生存问题。美国要是继续执迷不悟,最后只能在这场 “自杀式” 的对抗中把自己拖垮。

0 阅读:0
红尘漫步坊

红尘漫步坊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