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0年,郭威发动兵变,闯进了太后寝宫,太后心内大惊,故作淡定道:“郭将军德被四海,称帝后,还望给我们孤儿寡母留一条活路。”郭威噗通跪地:“臣只为诛灭乱臣,不敢称帝!” 别管这郭威内心愿不愿当称帝,就说他兵变建新朝天下百姓会怎么骂他,百姓不会在乎他是不是被逼到这个地步的,这皇位岂是好坐的。 郭威这人很有才能,当年很多人都跟杨光远混,但郭威偏偏是找上了刘知远,他慧眼识珠认准这刘知远能成大业,果不其然,之后刘知远建立了后汉。 之后,郭威也是四处征战,将边陲辽国震慑的没胆再轻易进犯,等刘知远临终的时候,专门给这帮曾与己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们开了会,希望他们能够好好辅佐新帝。 当然这郭威是非常忠心的,但是免不了别的大臣见新帝稚嫩就想耍耍威风,其中就有和郭威关系很好杨邠、史弘肇等人,但他们嚣张是嚣张了一点,异心是肯定没有的。 949年,辽国又出来作祟了,郭威率军队浩浩荡荡的去安定国土,但是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辽国非常“识时务”,得知郭威来了,他们便立刻龟缩回去。 懂得避其锋芒是好的,当时没打到仗的郭威不甘心,他必须得给这帮“小儿”一点教训不可,于是他就想来都来了不如就在这里韬光养晦,等待合适的时机。 不得不说,郭威还是非常了解这辽人的习性,他们的确没过多久就按耐不住了,而此时时间也已经来到了950年。 本欲重振后汉雄风的郭威却没放出一兵一卒就率军回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就在他走的这段时间里,新帝又整出幺蛾子了,前面说到有先帝旧将不将新帝放在眼里,这事儿的确令新帝苦恼不已,他觉得自己一点皇帝的威严都没有。 之后,又听信了谗言,就想到了斩草除根的办法,其实在当时那个情况下,他被拿捏是肯定的,这些开国功臣有些傲气也属正常,新帝震慑不住就更正常了。 但那个时候新帝都已经快二十了,再怎么说也应该有自己的考量。谁知道竟然就被有心之人牵着鼻子走,不仅将不服管教的几人灭族,更是连郭威都不打算放过。 郭威招谁惹谁了,正为国出征呢,谁知道一下子天塌了,自己的妻儿亲眷都被杀了个干净,愤怒至极的他就带领将士们回朝讨伐。 郭威是何等聪明的人,他怎会不知是谁在这背后搞鬼,他的目的就是斩奸臣。 但是皇帝害怕了,他“做贼心虚”的派兵阻拦,谁知道根本没用,本来不想动皇帝的郭威最后也怒从胆边生,了结了这胆小懦弱的新帝。 但等他回开封之后,竟是做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举动,他对太后毕恭毕敬,甚至将人请出来坐镇朝堂,谁敢不服他第一个答应。 而此时在太原的先皇之弟正在集结兵力呢。 后来听说他儿子刘赟即将登基,他立刻卸下了武装,这还打什么,他们父子俩谁当都一样。 但是说是这么说的,郭威的手下说什么都不认同,都对着他说:“皇帝我们就任你一个,你自己看着办吧。” 看着部下都这么愤慨激昂的样子,他还是紧锁眉头,说:“我怎么能当皇上呢?这是刘家的天下呀。” 与此同时这太后也知道了这些事情,直接一道诏令“命令”郭威称帝,这可怜兮兮的刘赟也被杀了,连开封的影子都没看到。 之后不想当皇上的郭威还是成为了皇上,虽然他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史书对他的评价是不错的,毕竟他在位的时候的确做了不少利民的好事,还能严格要求自己。 现在回望历史,就好像在看一出大戏一样,兜兜转转很多结局总是令人意想不到,就像这郭威打下的天下还是为赵匡胤做了嫁衣一样。
公元前188年,吕后唯一的儿子汉惠帝刘盈驾崩了,葬礼上,吕后面无表情,一滴泪都没
【8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