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没想到,在这个关税大战的重要节骨眼上,我们没惯着他们,一招出击,打蛇打七寸,在原油进口上给老美好好将了一军。日前,中国炼油企业对美国石油的采购量大幅削减了90%,转而以空前规模从加拿大进口原油。 得知消息的美国页岩油商,一下子就泪崩了,眼泪止不住地流,心里哇凉哇凉的苦谁人知。特朗普可曾想过,他们原油商哗啦啦的眼泪在得克萨斯州沙漠蒸发时,他们唱着《谁的眼泪在飞》时,另一边的邻居加拿大正在喜出望外地收获大单:他们艾伯塔省的油砂正通过新建的能源高速公路,一路向西狂奔向太平洋彼岸的东方大国。 我们在这场能源备胎的逆袭布局大戏里,已经开始要自己主导掌控起来了。一边是中国炼油商以每月730万桶的胃口鲸吞加拿大原油,一边是美国对华石油出口量从巅峰期的2900万桶断崖式跌至300万桶,两相对比,我们就是要给川普好好上一课,欲要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石油就是很好的一刀,直击要害,咱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人,所以这不仅是贸易战的蝴蝶效应,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全球能源权力洗牌。
当美国石油协会的无力的抗议声在美国国内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时,特朗普似乎仍然不为所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说无所谓的样子,更让这些含泪的抗议在关税壁垒前显得苍白无力。究其原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他们的焦虑不仅源于中国市场的快速白白流失,更有一种恐惧于中国日新月异的炼油技术带来的"降维打击"——看看我们中国那些能消化高硫重质原油的先进装置,让老美不寒而栗,竟然可以这样玩的:如同钢铁巨兽般将曾被无比嫌弃的加拿大油砂,点石成金,变废为宝一般转化为国六标准燃油,真的要喊oh my god了! 中国人骨子里的危机意识让我们先人一步,当美国还在纠结油品适配性问题时,我们已经马不停蹄推进并建立起全球最全品类的原油消化系统,而这种"工业反脆弱性",直接让华盛顿的关税大棒黯然失色,间接害人害己,变成了自伤武器。
所谓新人胜旧人,加拿大新总理马克·卡尼上台后开始新官三把火,毕竟也要对自己政绩和选票负责,所以出手也比较狠,对美表态强硬立场,竟然无心插柳,意外成为这场中美能源变局的催化剂。这位在渥太华国会山喊着"能源自主"的加拿大领导人,做事也还算雷厉风行,不仅加速批准了跨山管道扩建项目,更在北极资源开发问题上与中国达成战略默契,可以说人家目前还是识大体懂进退的。因此,在他的主导促成下,中加能源合作已超越单纯生意合作买卖,在此升华演变成了对抗美国贸易霸凌的地缘政治联盟。加拿大人总算用对了一回脑子,就像加拿大外长乔利揶揄的:"当白宫试图用关税勒紧我们脖子时,北京如雪中送炭一般递来了氧气面罩。"
我们看到,这场能源转向的涟漪效应正在不断扩大,悄悄改变和重塑全球的贸易版图。且看这些数据:澳大利亚谷饲牛肉对华出口激增40%,巴西家禽进口量同比增长19%,连中东的巴士拉重油都开始主动降价挽留中国客户,都看到了和中国合作是有钱可赚,和老美合作,那是身先士卒当炮灰。看别人赚钱干着急,美国人坐不住了,最戏剧性的是美国大豆协会的公开信,字里行间满是"求复合"的卑微:"我们愿做任何事重回中国市场",没想到吧?这种十年前难以想象的姿态反转,恰恰暴露出美国农业命脉今非昔比,已被中国需求深度钳制。
另一边,在联合国安理会的特别会议桌上,中国把孙子兵法开始大开大合演绎,正将能源博弈升级为国际道义战。当美国代表还在重复"公平贸易"的陈词滥调,现场各国都已经听不下去了,所以就有发展中国家代表路见不平一声吼,用具体数据揭穿真相:单边关税已经导致54国能源进口成本飙升,全球供应链紊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这样一来,这场原本局限于中美加三方的能源博弈,已然全面影响并演变成重塑WTO规则的多边战争。
现在看来,从美国休斯顿到加拿大卡尔加里的能源版图重构中,其实隐藏着21世纪最精妙的地缘经济学。中国变被动为主动,用原油采购转向开始完成了三重绝杀:既打破美国能源讹诈,又扶植起亲华能源供应网络,更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起反单边主义同盟。 当加拿大油轮兴高采烈地满载"黑色黄金"驶向我们的渤海湾时,华盛顿估计才惊觉自己不仅是输掉一场贸易战役,更可能在能源霸权争夺战中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证明:在全球化退潮的今天,真正的能源安全不在于控制资源,而在于最终掌握转化资源的终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