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周总理请溥仪吃饭,席间,溥仪看了一旁的女子好几次,周总理注意到后,就

云孜聊过去 2025-04-20 19:05:52

1960年,周总理请溥仪吃饭,席间,溥仪看了一旁的女子好几次,周总理注意到后,就笑道:“这是你的妹妹,你不认识了?” 溥仪听罢先是一惊,随即眼眶湿润,情绪激动,原来这位女子正是他最小的妹妹,爱新觉罗·韫欢,如今已经改名换姓,现在的名字叫金志坚。 面对此情此景,金志坚心中多年的芥蒂也烟消云散,她流着泪和哥哥相拥,第一次发自内心地喊出“大哥”,而不是过去那个象征着隔阂和旧时代的“皇上”,此时大家也才知道,其实在这对兄妹身上有着那么多难以忘却的往事。 时间拉回到1921年,韫欢出生在显赫的醇亲王府,父亲是晚清摄政王载沣,此时大清已亡了近十年,但王府凭借祖上积累,依旧维持着相当奢华的生活。 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这位“七格格”从小就有佣人伺候,还接受了西式教育,不过,这种富贵生活并未让她心安理得。 1924年,三岁的韫欢第一次见到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搬来王府暂住的大哥溥仪,就被长辈按着头磕头,她对这个派头十足的“皇帝”充满了不解和抵触。 真正让她开始厌恶旧家族规矩的,是1925年大姐韫媖的离世,仅仅因为陈腐观念作祟,简单的阑尾炎手术都没有能进行下去,最终韫媖在痛苦中死去。 这件事深深刻在了韫欢心里,让她对那些害人的“老规矩”产生了敌意。 1931年,十岁的韫欢听说溥仪和文绣离婚,竟当着父亲载沣的面拍手叫好。 这气得载沣不轻,等到了1932年,溥仪和日本人狼狈为奸,已经懂事的韫欢从报纸上看到了战争带来的种种惨状,对这位和侵略者为伍的大哥更是添了几分恨意。 1945年抗战胜利,对韫欢来说,这不仅是国家的新生,也是她个人告别过去的契机,她下定决心,放弃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改名“金志坚”。 这个名字寄托着他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期望,她认为知识才能救国,不愿再看到姐姐那样的悲剧重演。 她利用自己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先后创办了两所学校,其中还有一所女校,1949年她还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参加庆祝解放的游行。 不仅如此,她还亲历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而思想进步、能力出众的金志坚,很快在一次学术交流中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汉族青年教师乔弘志。 1950年两人喜结连理,参加了新式的集体婚礼,金志坚也成了清朝皇室里第一个嫁给汉族平民的格格,她的父亲载沣对此也表示了理解和接受。 同年她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公办教师,成了众多亲人里第一个进了政府工作的人。 此后几十年,金志坚毕生精力都投入她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生,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 让人难过的是她的丈夫乔弘志不幸于1960年病故,留下她和三个孩子,而孩子们长大后也都成了普通劳动者:大女儿乔英是技术员,长子乔岷是工人,次子乔岱也成了中学教师。 2004年83岁的金志坚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位清朝最后一位格格,用她的一生,完成了从皇室成员到人民教师的转变。

0 阅读:1544

评论列表

三水

三水

1
2025-04-21 23:17

民国和新中国都善待了满清皇族,若在封建王朝时代,他们都是被杀的命

云孜聊过去

云孜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