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已经反复证明,人才乃强国之本!很可惜,如今特朗普团队正在摧毁美国这一根基。 我们都知道,美国从二战之后,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本质原因还是受益于人才的驱动,那时候美国吸引了全球人才。用白话来说就是,全球性的人才在美国美国服务,所以美国那时候的科技、军事等实力暴涨。 具体而言,美国是最早把大学打造成全球人才收割机的,1876年成立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开创研究生院制度,把德国精英教育变成流水线生产博士的工厂。哈佛、麻省理工等名校紧随其后,直接承包了诺贝尔奖得主的培养。57%的物理学奖得主出自美国6所顶尖大学。 二战刚结束,美国就通过“回形针计划”挖走纳粹德国1600名科学家(包括火箭专家冯·布劳恩)。苏联忙着拆机床时,美国却在抢人。
最近,特朗普政府以“打击反犹不力”或“违反联邦民权法”为由,对全美60余所高校发起审查,并通过冻结或取消联邦拨款、合同资金等手段施压。 例如哥伦比亚大学4亿美元联邦拨款被撤回,并被迫改革中东研究系管理结构。 哈佛大学因拒绝终止多元化项目(DEI)和调整招生政策,22亿美元拨款和6000万美元合同被冻结。康奈尔大学与西北大学分别被暂停10亿美元和7.9亿美元联邦资金。 美国政府还要求高校共享国际学生签证持有者的“非法活动”信息,否则取消招收国际生资质。例如,哈佛大学被威胁失去国际生招生资格。同时,超1500名国际学生(含中国学生)签证被无预警撤销,部分因参与亲巴勒斯坦抗议或社交媒体言论被列为“安全风险”。 特朗普团队针对美国高校的一系列政策,已经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越来越多美国知名人士认为,特朗普此举正在摧毁美国强大的根基。
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18日报道,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警告称,如果特朗普继续这种做法,或导致美国输掉与中国的科技创新竞争。 在施密特看来,这种“疯狂”终会结束,因为它实在“过于愚蠢”,但即便华盛顿修正路线,损害也已经造成。“我希望所有人明白,这些损害是真实存在的,”施密特称,“我们所面对的是正在为此投入万亿美元的中国,而我们却在胡搞,不给那些本该发明我们未来的人提供经费。” 这里有个问题很关键,那就是施密特说的中国已投入了万亿美元,那么如何理解这里中国已经投入的万亿美元呢?
中国将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计算等核心技术列为国家战略,通过政府主导的“大基金”和国企-民企联动机制实现资金聚合。 中国瞄准黄奇帆提出的“五大件”。无人驾驶汽车、家用机器人、AR/VR设备、柔性显示、3D打印,每个领域规划市场规模均超 1万亿美元。例如新能源汽车领域,2025年渗透率目标50%,配套投入充电桩、智能路网、车规芯片等全产业链,仅比亚迪一家研发投入即超千亿元。 施密特指出,美国在5G领域仅投入15亿美元(2022-2025年),而中国同期投入超1500亿美元,基站数量是美国的10倍。这种差距直接导致技术应用代差:中国城市5G平均速率达400Mbps,是美国(75Mbps)的5倍以上,进而新技术的发展。 具体而言,施密特所指“损害”,本质是美国科研体系“三方合作模式”(政府-高校-资本)的瓦解,表现在以下3点: 1、资金断供:NIH实验室连手套、培养皿等基础耗材都无力购买,NASA预算遭削减导致野外科考中止; 2、人才流失:1100名国际学生签证被撤销,STEM领域人才向英国、中国反向流动; 3、产业脱节:美国5G投入仅中国的1/10,导致应用速率落后5倍,衍生技术代差扩大。 大家一定要明白,美国那边有所谓的七朵花科技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之所以实力强劲,本质就是得益于每年的研发投入在世界上居前。 在2022年的时候,美国科技行业研发投入 5265亿欧元,中国为2220亿欧元(不足美国一半),日本、德国更低于1000亿欧元。
过去我们都说美国科技公司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但随着中国一众科技公司发力后。中美在高科技产业里的差距逐渐缩小,在某些领域中国还对美实现了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