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因当汉奸被捕入狱,在胡适等人求情下,改判坐牢,49年出狱后曾决定去台湾,后

底层史观吖 2025-04-21 10:44:20

周作人因当汉奸被捕入狱,在胡适等人求情下,改判坐牢,49年出狱后曾决定去台湾,后写信给毛主席,毛主席只评了一句话,改变了周作人的后半生命运。

周作人的前半生,本来过得好好的,而且他身为一个新文化阵营的作者,在那时过得也算是有声有色。

但是日本人的到来,彻底让他的一生添上了污点。

1937年,日本鬼子进了北平城,面对整个京津地区大学举校搬迁的现状,周作人做出了令众人十分不解的一个决定:留在北平。

周作人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要留下看守学校的资产。

之后在北大校长蒋梦麟的回忆录里也印证了周作人的这一说法,他确实有拜托周作人看管学校资产这事儿。

但就是这一留下,让周作人出事儿了。

周作人留在北平后,本来在燕京大学教书教得好好的,而且燕京大学是美国教会背景,和日本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此时的周作人,或者说一直以来的周作人都是坚决反对投降日本的。但有时候有些事儿,不是你反对就能行的。

很快,日本人就由不得他选择了,直接迫使周作人做出选择,怎么回事儿呢?

日本人看周作人一直不与他们合作,还整天在北平继续上班教书,就是不理会日本人的招揽。

日本人怒了,直接派宪兵队进驻了周作人的家中,监视他和他的家人,生怕他们突然离开北平。

而且在此之前,还有一起莫名其妙的枪击案,这案子至今悬在那里,凶手到底是哪方派来的谁都不知道,但反正最后日本人是得利了。

日本宪兵队进驻周作人家中以后不久,加上本身周作人受到枪击案的威胁,最终选择接下了汪精卫政府的聘书。

要知道,此时的汪精卫已经投靠日本了,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日本人走狗。

也正是因此,周作人接下汪精卫政府的聘书被当时人认定,周作人这是和日本人合作了。

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有了第一次突破底线,之后就会无数次突破底线。

从周作人无奈接下汪伪政府的聘书开始,到1944年抗战胜利前期,周作人已经兼任了日本侵华报刊中地位较高的一份报刊——《华北新报》——的理事。

这一系列为保全己身做出的行为,在抗战胜利结束后,就给周作人带来了恶果。

抗战刚一结束,周作人就被蒋介石派人抓了起来,罪名很简单,周作人担任了汪伪政府的官职,还有一些侵华报刊或报纸的理事。

国民政府当即就准备对周作人进行审判。

这时候很多人站了出来,包括胡适、俞平伯等都为周作人辩护,毕竟他当年留在北平城的时候,极好的保护了一些北大的学校财产,还曾经帮助过一些抗日战士。

这就让他的判刑轻了很多,最终判为10年徒刑,但是等到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周作人就被释放了。

当时他的想法是要前往台湾,但是突然得知傅斯年接任台湾大学校长,之后周作人再也没提过前往台湾。

建国以后,周作人给周总理写了封长信,信中对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都进行了解释说明,试图在新政府成立后能够保留自己的家。

当时的信件被周总理交给了毛主席,最终毛主席说:“文化汉奸嘛,现在懂希腊文的人才不多,养起来,做翻译工作,以后出版就是了。”

但其实这段话是否出自毛主席,或者毛主席是不是当年真的做出过类似批示,这些尚且没有定论。

不过毛主席与周作人的相见确实很早就有了。

在前两年热播的《觉醒年代》中,那位从湖南走到北京的青年人在北大的校园里也曾见过周作人的,那时周氏兄弟还没有闹翻,这是无可争议的。

不过不论毛主席是否做出了这样的批示,建国以后周作人确实一直在从事翻译工作,尽管稿费一减再减,但也没有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

直到1967年,周作人发病去世,也还在做一些翻译的工作。

0 阅读:73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