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爆料,特朗普政府内部已着手讨论组建“涉

国际瞭望塔台 2025-04-21 10:54:19

4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爆料,特朗普政府内部已着手讨论组建“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成员皆是诸如副总统万斯、财政部长贝森特这般的核心官员,其目的在于应对中国商品加征145%至245%超高关税。他们希望这样就能让中国屈服。 不是哥们,别说145%了,就是你之前的104%关税和现在的245%关税有任何区别吗?

此前,在4月17日,特朗普突然一改往日强硬态度,声称“可能降低对华关税”,给出的理由竟是“希望人们购买商品”。这与4月初他签署行政令将关税提高至145%时的强硬姿态,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反差。结果这才一天,就反过头来说要对中国加征245%关税,我是真的不知道特朗普是有脑子还是没有脑子。 可能是他看到中国对美国的关税带来了严重影响吧,中国对美国加征的关税,已经导致美国在药品、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供应链出现断裂,威胁到了美国的产业的正常运转,而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后,更是直接切断了美国87%的军工供应链依赖。所以特朗普产生了一个错觉,中国现在还没屈服是因为关税加得不够多。所以要继续加关税。 当然特朗普不一定这么想,不过他的那些不懂经济的极端选民肯定这么想,而为了他们的选票,特朗普只能主动放弃脑子。 于是乎,特朗普政府就这样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白宫要求其团队“不得主动联系中方”,还固执地坚称“球在中国那边”;可另一方面,来自企业界的巨大压力又迫使特朗普宣称“三到四周内完成谈判”。这种既想要保住面子,又想得到实际利益的如意算盘,实际上恰恰暴露了其在谈判中筹码严重匮乏的事实。美国CNBC披露,一名美企高管致电白宫询问谈判进展时,得到的回复竟然是“中方没有来电”。而企业界普遍认为,“美国政府高估了关税对中国的制约力”。

反观中方的反制策略,则显得从容不迫且极具针对性。除了对等加征关税至125%之外,中国还巧妙地通过稀土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反垄断调查等非关税手段,精准地打击了美国的痛点。英国《金融时报》分析指出,中国手握“多样化出口市场、巨额美债、关键矿产控制”等多张王牌,这使得中国在谈判中占据了主动地位。这种不对称的博弈格局,让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彻底宣告失效。 特朗普关税政策所带来的代价,如今正在美国社会各个层面逐步显现。据美国戈维尼公司数据显示,超过1000种美国武器系统依赖中国供应的镓、锗等关键矿产。而在中国扩大稀土管制之后,美国军工产业面临着断供的巨大风险。在民生领域,情况同样不容乐观。CBS指出,加征关税导致电子设备、药品等价格飙升,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通胀压力。摩根士丹利预测,如果关税持续到2026年,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将超过50%。 这场博弈的最终结局或许早已注定:当单极霸权遭遇多极现实的强烈碰撞时,任何试图通过关税维系霸主地位的努力,最终都将因违背经济规律而以失败告终。特朗普的“急”,恰恰是这种历史进程加速的生动缩影。美国一味地挥舞关税大棒,试图维护自身霸权,却未曾料到,这一行为正让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之中。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国际瞭望塔台

国际瞭望塔台

站在塔台之上,俯瞰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