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男子看直 播带货,被主播一忽悠动心了,就感觉不买就亏大了,他花24720元在2家奢侈品店,买了5双某品牌小白鞋,和3条古驰皮带,可收到货后他傻眼了,白鞋味道刺鼻,皮带金属件氧化,质感很粗糙,男子心里咯噔一下,难道他花这么多钱买了假货?他赶紧花5700元去检测,结果还真是假货,他联系平台客服,客服说24小时给他回复,他等了48小时,客服才告诉他:可退货退款,再补偿100元优惠券。男子愤怒不已:我差你那100元吗?我5700元鉴定费谁出?最后的结果,让男子崩溃不已。网友:挺好的,不坑穷人!
3月20日-3月24日期间,赵先生闲来无事,就看直 播带货打发时间。
赵先生本来以为自己很有定力,只是看个热闹,不会动心,可主播也太能说了,把他说的晕头转向,觉得自己要不出手购买,就亏大了!
赵先生在2个直 播间,看中了鞋子和皮带,都是奢侈品,他毫不迟疑的花了24720元,一口气买了5双小白鞋,3条古驰皮带。
赵先生日盼夜盼,终于把鞋子和皮带盼来了,可打开快递傻眼了,鞋子气味刺鼻,皮带更好不到哪里去,不但金属件氧化了,质感还粗糙不堪。
赵先生也是见多识广的人,一看这就是假货赝品,如果是假的,别说24720元,就是白给他,他也不要,配不上他的身份和体面。
于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赵先生先是通过第三方软件进行图片鉴定,双重检测送检。
然后,他又花了5700元,把商品送到检验认证集团检测,得到结论全都是假货。
可把赵先生气的不轻,自己花真金白银,买来一堆假货,那种被人忽悠欺骗的感觉,让他忍无可忍。
证据在手,他决定为自己讨个公道,虽然维护权益举步维艰,而且劳心劳力,但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3月29日,赵先生把证据给了平台客服,客服客客气气的承诺24小时内,会有专人跟赵先生联系处理,让他耐心等待。
可赵先生等了48小时,却等来可以退款退款,并赠送100元优惠券的处理结果。
把赵先生的肺都气炸了,他花了5700元做鉴定,鉴定费却只字不提。
按照法律规定,不应该假一赔十吗?退款退货,这太敷衍了事了吧,对售假的商家一点威慑力都没有,他的损失谁来承担?难道自己自认倒霉吗?
这个处理结果,赵先生拒不接受,但从4月1日、3日、5日、7日、9日,每隔48小时,就有不同工号的客服跟他联系,但话术如出一辙,内容一模一样。
赵先生终于明白,他现在的处境就是,商家联系不上,客服敷衍了事,他再也不想跟平台废话了,直接投诉到相关部门。
让他更傻眼的是,即使这样,处理结果还是没改变。
赵先生崩溃了,他求助媒体,但截止目前,赵先生接到了9个电话,还是退款退货,赔偿100优惠券。
记者一搜,发现2家店铺已经搜不到了。
直播介绍卖货的商品,跟页面根本不是一个产品,不知平台怎么监督的,货不对板,也只是能退,为啥不重罚?所以买了一次,以后绝对不会在直 播买东西,直 播的东西千万别买,纯纯坑爹的平台!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假货?因为处罚力度不够大,所以商家就比较肆意妄为。
网络买东西,假一赔三,首先你要证明收货到鉴定这段期间的东西是卖家的东西。其次才是证明这东西是假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赵先生购买的奢侈品经鉴定为假货,商家存在欺诈行为。
赵先生有权要求商家退还货款24720元,并赔偿三倍货款,即74160元。如果商家拒绝赔偿,赵先生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平台客服提出的“退货退款+100元优惠券”方案,远低于法定赔偿标准,属于无效处理。
《电子商务法》第59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平台在接到赵先生投诉后,没对售假商家采取下架、封号等措施,且商家店铺仍能正常经营,后被赵先生发现已下架,平台存在监管失职。
平台需与商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赵先生可要求平台先行赔付。
平台客服反复拖延处理,没履行监管义务,应承担连带责任。
《刑法》第214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商家销售假冒“古驰”等品牌的商品,涉嫌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赵先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商家的刑事责任。如果商家被定罪,赵先生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商家售假金额达24720元,已超过“数额较大”标准,通常为5万元以下,符合刑事立案条件。
t_boy2000
直播间买东西,脑子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