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知青于文娟返城,恋人跟着列车狂奔,她擦干眼泪,大喊道:“别追了,我们不会再见面!”谁知,于文娟到家后没多久,母亲却大喊说:“你给我出去,以后不许进家门。”
看着母亲突然变得铁青的脸色,于文娟心中闪过一抹惶恐和紧张,两只手不停地交叉在一起,一张小脸更是惨白,丝毫没有了当初的神采奕奕。
“德行败坏,就当我从未生过你这个女儿,下乡几年,本以为你会变好,可你倒好,竟然还给我带回来一个惊喜,立刻从这个家中滚出去,以后都不用再回来了!”
最终,于文娟被自己的母亲扫地出门,可看着偌大的城市,于文娟竟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处,她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抬头望天,树叶在微风的吹拂下飒飒作响,鸟儿也在欢快的歌唱……
忽然一个男人的模样映入脑海,于文娟摸着自己平坦的小腹,动作十分轻柔且小心翼翼:“孩子,你姥姥不要妈妈了,妈妈不知道该去哪,要不我们去找你父亲吧……”
说着说着,于文娟的泪水就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引得来来往往的行人频频侧目,于文娟十分窘迫连忙擦了擦自己脸颊上的泪水,重新焕发出一抹笑容:“我带着你去找你的父亲,他看到我回去一定会很高兴。”
于文娟腹中孩子的亲生父亲是谁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67年4月的一天,女知青于文娟和自己班级里的三个女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一同前往淮北王楼大队插队,也是在那个时候于文娟遇到了一个善良淳朴的男人王胜利。
那个时候王胜利才18岁,依旧没有改掉调皮捣蛋的本性,在自己村子里的一条小溪卷起裤腿摸鱼抓虾,当他兴高采烈抓鱼的时候,突然被一声问路打断了。
“你好,请问这里是王楼大队吗?我们几个是城里来的知青。”
于文娟性格开朗活泼,穿着一件白衬衫,扎着两个小辫子,脸上还有两个可爱甜美的酒窝,阳光洒在于文娟的身上仿佛镀了一层光晕。
王胜利一抬头就被于文娟的美貌震惊了,脸色刷的一下就红了,结结巴巴地说道:“没、没错,这里,这里就是王楼大队……”
最终在王胜利的带领下,几人成功抵达王楼大队进行报到,因为都是城里姑娘,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农活,所以干起来很费劲,于文娟的手上还磨出了几个血泡。
王胜利对此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时常照拂一番,于文娟对这个极其容易脸红的大男孩儿十分有好感。
当时农忙于文娟中暑倒在地上不省人事,王胜利本就时常关注于文娟,所以于文娟不舒服的时候王胜利第一时间便发现了,急忙将于文娟送到当地的简陋诊所。
在此期间,王胜利对于文娟的照顾无微不至,二人也渐渐擦出了爱情的火花,1977年,于文娟收到了返城的通知,对此于文娟心中十分纠结,她对王胜利是有爱情的。
一边是爱情,一边是未来,于文娟会做出怎样的取舍呢?
实际上在过去的九年里,王胜利一直希望能够和于文娟结婚,但是于文娟总说再等等,对此王胜利等了一年又一年,心中对于文娟的爱意却丝毫没有减少。
于文娟将心中的决定告知王胜利,王胜利如遭电击,这段长达九年的爱情即将无疾而终了吗?对于这个决定,于文娟是十分愧疚的。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与王胜利互诉衷肠,月亮害羞的躲进云层,只留下身影交叠的二人……
第二天一早,于文娟收拾行囊坐上回城的列车,王胜利依依不舍,追着列车狂奔,这才有了开头一幕,只是令于文娟没想到的是,回城不久自己便怀孕了。
当于文娟将自己怀孕的消息告知母亲时,母亲毫不犹豫地将于文娟赶出了家门,无处可去的于文娟不忍心流掉孩子,也不忍心孩子没有父亲,便再次回到了那个小乡村。
好在王胜利十分深情,在看到于文娟的身影之后欣喜若狂,一把将于文娟抱进怀中,尤其是得知于文娟怀了自己的孩子之后,王胜利更是喜极而泣,发誓一定对于文娟加倍好。
不久后于文娟生下孩子,一家三口生活幸福甜蜜,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却温馨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