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为生理需要去附近的草丛解决,回来后却意外发现阵地上空无一人,这时美军展开冲锋,在这个寒冷的朝鲜战场,19岁的潘天炎创造了一段战争传奇。
在朝鲜战场上,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有一位勇士,名叫潘天炎,打退了美军的9次进攻......”
每当大家一提起潘天炎这个名字,心中都油然而生一种敬佩,在大家心里,他是一位坚守阵地的年轻战士,更是一位创造奇迹的孤胆英雄,就连毛主席在听过他的事迹后,都对他称赞有加,还在他回国后接见了他。
之后他的故事更是被出版社印成了连环画、被一些学校收录写进了课本里面、他的家乡为了歌颂纪念他,还为他树立起了一个雕像,将这里发展成了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每年都会吸引游客慕名前来敬仰学习。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孤身一人在战场上和美军展开激烈周旋的时候,当时的年纪也不过才19岁,没想到凭借一己之力,成功扭转了那场战役的局面,帮助部队取得了大捷,那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潘天炎是志愿军112师334团的一名机枪射手,在部队里面练习了多年,枪法精准,几乎是弹无虚发,所以在和敌人交手的时候,他总是冲锋在前,打掉了敌方的机枪手,为大部队向前进攻扫清了障碍。
1951年1月,他所在的部队在鼎盖山这个地方执行阻击敌人的任务,多次击退了美军的进攻,美军仗着武器比我们先进,也在伺机对我们再次发起进攻。
有一天,他因为突然内急,于是就跑到了大后方去方便,结果等他回来之后,原本大家坚守的阵地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他来来回回在附近找了好几圈,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大部队,
原来就在他刚刚去方便的时候,他所在的部队接到了上级的命令,敌人的火力弹药充足,而且他们的大炮马上到位,准备要对我方阵地进行轰炸,为了战士们的生命安全考虑,大部队先撤离出来,之后再找机会反攻。
潘天炎因为出去方便的时候没有告知任何人,所以就被部队遗漏了,而他自己也想到了这一点,不过作为一名忠诚的战士,既然没有当面接到撤退的命令,就坚守到最后一刻,况且此时美军已经有了冲锋的动作,自己怎么能丢下阵地呢?
即便是面对实力强大的美军,他也要搏一搏,多消灭几个敌人也算够本了,于是他把所能用上的枪支和手榴弹都带在了身上。
果不其然,对面的美军看到我方阵地这么安静,就起了疑心,就派了几个人“打头阵”查看情况,潘天炎躲在隐蔽的地方,对准他们一枪一个,敌人又派遣了一支小队,结果被潘天炎的手榴弹炸死了。
这下敌人更加确信我方设下了“圈套”等着他们往里钻,于是就拉来了大炮,朝着阵地就是一顿狂轰乱炸,好在潘天炎身姿敏捷,没有受到伤害,就这样,敌人担心我方趁机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也不敢贸然发起冲锋,几番拉扯之后,潘天炎仅用手中简陋的长枪和手榴弹,就击退了敌人9次进攻。
双方较量了8个多小时,最终我方部队重返阵地,对敌人展开了反攻,敌人刚刚消耗了不少精力,于是很快就败下阵来......
潘天炎一人对抗美军的事迹,将一个爱国、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充分展现了出来,令后世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