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宋庆龄在上海问道:“陈赓,你指挥的军队有多少人呢?”面对师母询问,陈

佳说历纪 2025-04-21 23:02:40

1949年,宋庆龄在上海问道:“陈赓,你指挥的军队有多少人呢?”面对师母询问,陈赓只得回答,他稍显尴尬地说:“大约二十多万。”

1949年上海解放的硝烟还没散尽,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就急匆匆往宋庆龄寓所赶。

这位黄埔一期出身的将领二十多年前就与孙中山遗孀相识,如今再见面时,当年那个热血青年已经带着近二十万兵马打回了上海滩。

黄埔军校的日子在陈赓身上留下了深刻烙印,1924年他穿着草鞋走进军校大门时,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后来威震沙场的战将。

在孙中山身边当侍卫那段时间,他亲眼看着革命先驱操劳国事,也记住了宋庆龄对丈夫的细心照料。

后来去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啃黑面包学情报技术,回来在上海滩搞地下工作,这些经历把他磨成了既能带兵打仗又能玩转情报的多面手。

要说陈赓带兵打仗的本事,得从山西神头岭那场仗说起,1938年开春,日本鬼子在山西横冲直撞,刘伯承带着129师要给敌人点颜色瞧瞧。

386旅旅长陈赓接到任务时,正蹲在太行山沟里啃窝头,他带着部队摸到潞城和黎城之间的山沟里,把三个团像撒豆子似的布在神头岭周围。

等日本人的辎重队大摇大摆走进伏击圈,山头上突然冒出成片灰布军装,机枪子弹下雨似的往下泼。这仗打完数了数战利品,光三八大盖就缴了五百多支,够装备两个营。

转到解放战争时期,陈赓带着部队从山西打到河南,又从河南扑向长江。要说他手底下到底有多少兵,这事还真得掰扯清楚。

1949年5月进上海那会儿,第四兵团三个军加上直属部队,满打满算十五万来人。

不过那时候天天有起义投诚的国民党部队加入,人数跟吹气球似的涨,说二十万也不算太离谱。

可陈赓跟宋庆龄说这个数时,心里还是直打鼓——毕竟带兵打仗不是比谁人多,关键得看能不能打胜仗。

朝鲜战场上陈赓又露了手绝活,面对美国人的飞机大炮,他带着志愿军战士在山肚子里挖坑道。

美国兵白天放炮,咱们晚上修工事,硬是把上甘岭变成了铁打的堡垒。

后来连美国报纸都纳闷,说中国军队怎么像地老鼠似的打不完。这套坑道战术后来被写进军事教材,成了对付现代化武器的经典案例。

从黄埔军校到朝鲜战场,陈赓这大半辈子都在打仗,可要问他最得意的战绩,既不是神头岭伏击战,也不是坑道防御战,而是1949年站在上海街头看着老百姓欢庆解放的那个瞬间。

那天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站在宋庆龄面前,二十多年前的承诺总算兑现了——不仅自己闯出了名堂,还给老百姓打出了个新天地。

参考文献:[1]邓群刚.陈赓的精神风范及其时代价值——以《陈赓日记》为中心的考察[J].毛泽东研究,2024(5):26-37

0 阅读:676

评论列表

等一个人

等一个人

1
2025-04-22 03:49

我一直有疑问,在朝鲜挖坑道,可是基本上都在山上啊,有石头怎么挖呢?会不会有小型爆破什么的?

猜你喜欢

佳说历纪

佳说历纪

每个人物都有温度, 每个故事都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