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董明珠当时还是普通业务员,被公司派往合肥催债,一名经销商欠了42万元

戴梦维沐沐 2025-04-21 23:13:41

1991年,董明珠当时还是普通业务员,被公司派往合肥催债,一名经销商欠了42万元的款项迟迟不给,还大言不惭的说:“再给我五十万的货,否则免谈。”谁料,董明珠仅用一招就让他乖乖交出货款。 2023年,在格力电器总部的一间宽敞办公室里,董明珠翻开了她职业生涯的旧相册。照片中,一个年轻女子站在合肥街头,眼神中透着坚毅。这让她忆起了32年前那场改变她命运的催债之战。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初没有接下那个任务,或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我。"董明珠轻声说道。 时间回到1991年,当时26岁的董明珠刚加入海利(格力的前身)仅半年,作为一名普通业务员,她的业绩平平,并没有引起公司高层的注意。那时,中国的家电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空调在许多地区还被视为奢侈品,尤其在相对贫困的安徽省。 一天,市场部会议上,主管面色凝重地宣布:"合肥有个经销商欠我们42万元货款,拖了很久了,前几个业务员都没讨回来。"会议室里一片沉默,大家都知道催债是最棘手的问题,尤其对女业务员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当时公司里普遍认为女性不适合做销售工作,特别是面对那些难缠的经销商。"董明珠回忆道,"我们被认为缺乏足够的强硬态度和谈判能力。" 然而,正是在这种质疑声中,董明珠举起了手:"我去催,我不信搞不定这些赖账的人。"她的主动请缨让会议室里的同事们面面相觑,有人甚至暗自摇头。 接下任务后,董明珠内心其实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她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她又渴望通过这次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我当时对自己说,只要努力,没有过不去的坎。" 来到合肥后,董明珠立即前往那位牛姓经销商的公司。刚一踏入办公室,她就感受到了对方轻蔑的目光。牛老板斜眼打量着这个年轻女子,语气轻佻地说:"格力没人了吗?派个小姑娘来跟我谈?" 面对这种挑衅,董明珠没有退缩,她保持着职业化的冷静:"牛经理,我代表公司来解决问题的,这次谈不成结果,我是不会回去的。" 谈判一开始就陷入僵局。牛老板毫不掩饰他的无赖态度:"我的诚信没得说,不过,诚信值几个钱?"随后,他提出了一个刁钻的条件:"再给我50万的货,我立马付钱给你!否则免谈。" 这明显是个陷阱。如果答应,公司可能会损失更多;如果拒绝,又将无法收回欠款。就在这关键时刻,董明珠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极为有效的对策:"行,先让我看看你的仓库。" 董明珠的"仓库一招"果然奏效。当她踏入牛老板的仓库时,眼前的景象印证了她的猜测——成堆的海利空调杂乱地堆放在角落,积满了灰尘。这些空调显然已经存放了很久,根本没有正常销售。董明珠环顾四周,心中已有了底。 "你的营销策略有问题。忽视市场需求而盲目进货,这样仓库积压严重,会欠下更多的债务,必然导致资金流动困难。"董明珠直指问题核心,牛老板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他原本以为可以用拖延战术打发这个女业务员,却没想到被她一眼看穿了把戏。 然而,仅仅识破对方伎俩还不够。接下来的日子里,董明珠开始了她的"上班式"催债。每天早晨,她准时出现在牛老板公司门口;每天晚上,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就像打卡上班一样,雷打不动。 "我就不信,他牛老板永远不回公司。"董明珠暗自坚定着信念。这种坚持不是没有代价的。期间,牛老板使出了各种手段来甩开她:有时故意放狠话激怒她,希望她因此被激怒后自行放弃;有时干脆玩"失踪",连着几天不出现;更绝的是,他甚至在十一黄金周期间直接关门休业,连生意都不做了,就为了躲避这位执着的女业务员。 "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多年后董明珠回忆道,"我一个人在陌生城市,连住的地方都很简陋,每天就是反复往返于旅馆和他的公司之间。"但她没有放弃,因为她明白,一旦自己退缩,不仅公司的42万元货款收不回来,自己在公司内部的处境也会更加艰难。 就这样,董明珠在合肥坚守了整整40多天。她的坚韧终于击垮了牛老板的心理防线。 "我服了你了,你明天就来把你的货拉走吧!"一天,牛老板终于无奈地说出这句话。第二天,董明珠带着司机前来,亲自参与搬运,直到确认搬出价值42万元的货物才停手。

0 阅读:70
戴梦维沐沐

戴梦维沐沐

戴梦维沐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