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2024年业绩明显回升,但对于恒瑞医药而言挑战远未结束。
之所以这样讲,一方面是因为创新药的竞争异常激烈。上面的内容提到,在集采大面积推广后,基本上所有的头部药企都意识到只有做创新药才有前途,伴随着大量药企涌入创新药市场,创新药的开发竞争变得十分激烈,这一点其实从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也能感觉出来。
财报显示,2024年恒瑞医药的研发费用高达65.83亿,而其“财务+销售+管理+研发”的总费用也才169亿,研发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近39%。
拉长周期来看,2022年至2024年恒瑞医药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8.87亿、49.54亿和65.83亿,可以看到研发费用呈逐年走高的态势。
整体而言,过去几年恒瑞医药的研发费用几乎都在30%以上,这样的投入显然不低,但可惜在极度内卷的创新药市场,资金投入只有更多没有最多。
以市值反超恒瑞医药的百济神州为例,其2021年至2023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5.38亿、111.5亿和128.1亿,研发费用分别是恒瑞医药的1.6倍、2.28倍和2.59倍,作为一家还没有盈利的创新药药企,百济神州在研发上的投入却是恒瑞医药同期的两倍,可见创新药市场的竞争有多大。
作为老牌药企,虽然经过三年的艰难转型后恒瑞医药的创新药业务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但面对越来越多的后起之秀,恒瑞医药自然不能掉以轻心。
除了创新药市场竞争加剧之外,近期在海外市场遭遇的挫折,也反映出恒瑞医药在海外市场面临着重重压力。
据媒体报道,过去几年恒瑞医药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其主动改变了出海方式。
此前,恒瑞医药在出海上主要依靠自身实力,但是独自出海不但临床费用高,未来商业化也充满了不确定因素。针对这些弊端,恒瑞医药在出海上主动授权给国外大公司,据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孙飘扬团队共实现13笔创新药海外授权合作,交易总额近140亿美元,其中近三年间的对外授权就达到8笔。
不过,虽说已经主动调整了出海策略,但进入2025年后恒瑞医药在出海上依旧遭遇了不少的挫折。
今年3月中旬,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双艾”疗法在美上市再次收到FDA完整回复信,在美上市再次遇到波折。其实这并不是个例,据媒体统计,国内创新药企在FDA的批准率不足30%,主要原因是临床试验设计、GMP标准、专利布局等环节的差距,国内创新药企在出海上很容易“碰壁”。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创新药市场竞争加剧来看,还是从出海面临的挑战来看,恒瑞医药其实仍有许多的不确定性。虽然2024年的业绩已经明显回升,但就如开头所说,恒瑞医药的挑战远未结束。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