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4月16日消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耕七年后,34岁的材料科学家王江

战刀零零漆 2025-04-22 12:45:01

《南华早报》4月16日消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耕七年后,34岁的材料科学家王江涛已选择北京大学作为其职业生涯的下一站。

王江涛年轻有为,不仅在校攻读期间屡屡获奖,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也令人瞩目,他已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在中美两国拥有近60项专利。报道就此形容,这是一位材料研究领域的“明星科学家”。

报道称,王江涛在半导体碳纳米管垂直阵列方面取得了突破,并成功研发出具有精确可调孔径分布的纳米多孔单层石墨烯膜。

据GoogleScholar数据显示,他已在国际期刊发表27篇同行评议论文,包括《自然》一篇,《自然-催化》一篇,《美国化学会志》三篇,《纳米快报》两篇等,论文被引用超过2000次。同时,他还在中美两国持有57项专利技术(中国32项,美国25项)。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著名病毒学家PaulDarrenBieniasz曾在媒体发表文章,称当前美国对科研支持的削减和干预正在将美国科学推向灭亡。他指出,美国科学正因政治化、经费削减和人才流失而陷入危机。

自2017年以来,美国的科研预算不增反减,部分领域经费大幅削减,如2018年,NIH的预算曾被削减提议高达18%。同时,白宫还以行政命令插手科研决策,要求NIH删除拨款申请中的某些“敏感”术语,并对科研方向进行人为限制。

据《自然》杂志的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600多位美国科学家中,超过1200人表示正在考虑离开美国,这一比例超过了75%。

如今,王江涛这样优秀的华裔科学家选择回到中国,背后或许也有着对科研环境、个人发展等多方面的考量。这一现象反映出当下全球科研格局的变化,中方在科研领域的吸引力正不断增强,而美国却因自身的种种问题,面临着科研人才流失的困境。

0 阅读:3
战刀零零漆

战刀零零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