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在临床中的实践经验总结(二) 小柴胡汤的适应症状是由表邪传入半表半里。当这

贺俊豪说汽车 2025-04-22 14:17:26

经方在临床中的实践经验总结(二) 小柴胡汤的适应症状是由表邪传入半表半里。当这种情况相对严重时,病邪会进一步深入。无论是在表层还是半表半里,只要调理得当,病情是会逐渐好转的,不过不一定立马就会好,特别是针对伤寒病时,邪气还会往里袭来。服用柴胡汤后,症状减轻,但可能会出现口渴,这代表着胃里有热,此时就演变成了阳明病。在临床上,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小柴胡汤加石膏来处理,同时伴随口渴的症状,而柴胡的证候依然存在,就可以继续使用这个方子。 小柴胡汤的特色在于它具有疏肝的功效,同时还能帮助缓解便秘。它不仅是解热药,还有增强食欲和舒适肠胃的作用(因为里面含有人参)。柴胡的用量要足,因它的疏泄作用,能顺畅大便。《本经》里提到它推陈致新,因此如果感到胸胁闷痛、大便不通,用小柴胡汤就对了,这样上焦通畅,津液也能顺利下行,胃气自然和顺。临床上,有的人感冒反复不愈,没食欲还发热,这就说明表里都有问题,既有半表半里的症状,也有柴胡的证候,此时如果发现头上出汗,稍微感觉恶寒,手脚是冷的,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阳虚,但如果下边还有大便干,就得全面分析情况,这时候小柴胡汤可能会帮上忙。也可以加些大黄,或者少量使用调胃承气汤,目的就是要得屎而解。 阳明病如果出现潮热、大便略硬的情况,可以试试大承气汤。不过,若是大便不硬,那就别用这个方子了。如果连续六七天没上厕所,可以用小承气汤来检测一下,看看大便到底硬不硬。如果确实是大承气汤所需的案例,便便已经硬了,使用小承气汤可能下不来,可是没啥大问题,只能是排气而已,这时候就可以用大承气汤;要是没放屁,大便就能顺利下来,最开始是干的,后来变稀,这时候小承气汤正合适。要是一开始就用大承气汤,那就会出现便先干后稀的情况,这样的内因,必然是腹胀、食欲不振,过于强攻就会虚损脾胃的气,结果就是虚胀、肚子满,吃不了东西。 急性痢疾要是伴随着发热和恶寒,建议用葛根汤来治疗。如果痢疾同时出汗,还有恶风或者恶寒,但脉象又是缓弱的,可以考虑桂枝汤。如果是实证痢疾,葛根汤能有效发汗;若是虚证痢疾,则桂枝汤可以帮助解肌。倘若急性痢疾伴有热感或恶心呕吐,那大柴胡汤(大黄、柴胡、枳实、黄芩、白芍、半夏、生姜、大枣)就可以派上用场。如果口舌干燥,还可以在大柴胡汤里加点石膏。 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这方子,用开水泡一下就好,别泡太久,记得把大黄拿出来,下次还能再用。这不仅能治心下的胀气,还能治疗鼻血和吐血,特别是鼻血,效果杠杠的,小孩出现鼻血也能用这个方子。 桂枝汤加上附子,治疗关节炎效果不错哦。附子这个药,剂量大了可能会有眩晕、恶心的反应,像喝醉酒一样,所以开始时别用得太猛,慢慢增加是可以的。据说有的用到七两的都没中毒的。要是疼得厉害的话,桂枝的量可以适当加到四两,用于风湿、类风湿还有骨刺都效果很赞,特别是骨质增生导致的神经压迫,疼痛不一定是全身的,就哪块重就哪块疼,这种情况下可以加点大黄,但要控制在10以内,骨刺的治疗可以用桂枝汤加附子和大黄一起。 附子其实可不止是个单纯回阳的药,治疗阳虚有点片面。其实它能增强多种机能,哪个功能差了都能派上用场,比如小便失禁、心衰等都可以用附子。只说它回阳可算不全面,因为机能不足这一点多见于阴证。出汗多也能用附子,主要是因为皮肤的收摄功能失常,汗出得厉害,身体虚得要命,这个时候附子就能振奋这些机能,所以说附子泻心汤其实就属于泻心汤,但偏向于阴虚的状况。 8. 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人参、代赭石、生姜、半夏、炙草、大枣)专门用来对付嗳气不止、便秘,还能缓解打嗝的难受。这个方子还对噎嗝有效,比如胃食道发炎、打嗝等情况。要是胃反酸、胃痛也可以用,胃酸过多的话也能加点乌贼骨或煅瓦楞,效果更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