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正在经历剧变,特朗普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是追求贸易顺差,还是捍卫美元的地位? 现在美国想赖掉对中国的债务,这已经不再是空穴来风。虽然还没正式行动,是因为担心违约后引发一系列负面反应。不过,这并不表示问题已解决。特朗普团队,或者说马斯克主导的高效部门,正在寻找合理的借口来逃避还款。如果美国真的不还债,中国会受到怎样的损失?中国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呢? 根据《金融时报》的消息,马斯克掌管的DOGE部门在审视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时发现了一些不合规的情况,这可能成为美国政府选择性违约的理由,直指中国。特朗普的关税策略其实就是对特定国家施加压力,或者说是美国财政部的一种收入渠道。 尽管违约可能让美国政府的财政支出减轻,但这也会对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造成威胁。没有任何国家或个人投资者愿意购买没有利息的政府债券。实际上,当白宫威胁对中国的债务违约时,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从2013年最高时的1.31万亿美元,骤降至7590亿美元这个数字正好与美国提到的清朝旧债的利息相当。 实际上,这场金融暗战早已埋下伏笔。中国在连增18个月的黄金储备,累计达到2192吨,清楚表明了去美元化的信号。当特朗普高举金融制裁的大棒,逼迫中国接手美债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日交易量已突破5000亿,这数字在俄乌冲突后猛增了300%。这种荒唐的操作让全球央行加速抛售美债,日本单月减持了400亿,连英国央行也开始把部分美债换成中国国债。 当特朗普在佛罗里达的海湖庄园大张旗鼓地挥舞关税时,上海的原油期货市场却已经声势浩荡。到了2025年3月,俄罗斯的大型能源公司竟然用人民币结算了95%的对华石油交易,而两年前这个比例还不足30%。与此同时,在深圳前海,有20个国家的央行代表正在排队开通CIPS账户,这个系统已经覆盖了1461家国际金融机构,处理着全球4.7%的跨境支付业务。 美国财政部的"赖账威胁"竟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意外助力。巴西的大豆商们开始尝试用"数字人民币+黄金"的组合方式来结算,连华尔街的投行也在静悄悄地组建人民币做市团队。这让人想起了2024年5月新华社的一篇文章《真正过剩的是美元》,文中用数据表明:全球的美元储备占比从2001年的73%骤降至2025年的53%。 真心觉得,中国央行的"金融太极拳"让美方大跌眼镜。当美国冻结阿富汗央行的资产时,中国和东盟迅速启动了"数字货币走廊";而一旦SWIFT系统把俄罗斯银行放到一边,CIPS的交易量竟然一天猛增180%。这一切都在印证人民币国际化和去美元化的趋势。这种"你来你的,我有我的"策略,把8600亿美债搞得像个烫手山芋,真的是棘手啊。 于是,人民币又一次踏上了升值的快车道。到3月31日,人民币的离岸汇率已经涨到了7.26左右,这跟中国央行的积极作为是分不开的。自从美联储开始加息,华尔街就一直盯着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趋势,现在看来这场中美金融战,美联储算是暂时败下阵来了。 美元已经进入脑死亡状态。这是新加坡金管局前局长尚达曼在2025年达沃斯论坛提出的看法,现在看来,全球的中央银行也在用实际行动佐证这一点。中国将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缩减到15%时,沙特的主权基金却把2500亿美元投向香港股市,这个金额可是一大块,其美债持仓的三分之一呀。这种带着黑色幽默的金融画面,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美元的霸权不是被人民币打击垮的,而是被36.6万亿美债的重压压垮的。 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曾说过:美元终将死于自身的贪婪。而现在,在深圳前海的跨境金融数据中心,人民币和50种货币的实时兑换曲线正悄然构建出一个新的国际货币网络。这个系统的交易处理能力每秒高达20万笔,恰好体现了当代中国为全球金融秩序开出的去美元化处方。 当美国还在拿着百年前的湖广铁路债券进行敲诈时,中国却已经通过CIPS、数字人民币和2192吨黄金,建立起了新时代的金融长城。
【中国对美出口将猛降近8成,海关总署说“天塌不下来”,原来底气在这里】 世贸
【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