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五重间谍袁殊被76号逮捕,李士群要他招供,谁知他一点不慌,反而淡定地

寒梅傲骨雪中情 2025-04-22 15:40:00

1939年,五重间谍袁殊被76号逮捕,李士群要他招供,谁知他一点不慌,反而淡定地对李士群说:“我的身份,岩井英一知道,你打电话问他吧!” 1939年,有个穿着灰布长衫的男人被押进极司菲尔路76号的铁门,这个三十来岁的读书人模样的男子,正是当时沪上最神秘的“五面人”袁殊。 袁殊打小在江南水乡长大,家里开明得很,他爹袁晓岚是个留过洋的教书先生,辛亥革命那会儿把家里值钱物件都当了换成银元支援革命军。 袁殊趴在八仙桌上看父亲打包银元,听着外头传来的“驱逐鞑虏”口号,心里头早早就埋下了报国的种子。 16岁那年,他跟着父亲参加五四运动的游行队伍,举着“还我青岛”的标语走在南京路上,热血直往脑门上涌。 1931年,袁殊在霞飞路租了间亭子间,白天给报纸写专栏,晚上跟着进步青年办读书会。有个戴圆框眼镜的冯先生常来串门,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中共特科负责人冯雪峰。 那年秋天,冯雪峰带着袁殊在法租界圣母院路的小旅馆里谈了整宿,从此袁殊就成了中共地下情报线上的一枚暗棋。 要说袁殊的本事,全在“交朋友”三个字上。他给《申报》写国际时评写得头头是道,日本领事馆的岩井英一看了直竖大拇指。这个岩井是日本外务省的老牌特务,在上海滩专门搞情报工作。 他看中袁殊精通日语又熟悉中国社会,每月塞给他200大洋,让他在租界里帮忙收集情报。袁殊收钱收得痛快,转头就把日本人的动向往延安送。 这头跟日本人打得火热,那边军统的戴笠也找上门来。戴老板听说袁殊路子野,特意派人到静安寺路的西餐馆请他吃饭。 戴笠咬着雪茄说:“袁先生这样的俊杰,跟着日本人混能有什么出息?”当场给封了个军统上海区国际组组长的头衔。袁殊心里门儿清,这是要借他的关系往日本人身边安钉子。 转眼到了1939年,上海滩的局势越发诡谲,汪伪特工总部的李士群在极司菲尔路76号建起了魔窟,专门残害抗日志士。军统这边下了死命令,要除掉这个叛徒。 戴笠亲自给袁殊发电报,让他设法接近李士群。袁殊托人给李士群递话,约在公共租界的大光明咖啡馆见面。 要说这李士群也是个人精,早就在军统里安插了眼线,袁殊前脚刚进咖啡馆,后脚就被七八个持枪特务围住。 李士群翘着二郎腿坐在卡座里,皮笑肉不笑地说:“袁大记者好兴致啊,带着枪来喝咖啡?”说着就把人押回76号地牢。 地牢里阴湿得很,墙上挂着的刑具泛着冷光,李士群拿着烧红的烙铁在袁殊眼前晃悠:“说吧,戴老板给你多少活动经费?” 袁殊眯着眼往墙根一靠:“李主任要真想知道,不妨给日本领事馆的岩井先生打个电话。”这话说得轻飘飘的,倒把李士群唬住了——谁不知道岩井英一是日本外务省在上海的实际掌权人? 电话打到虹口日本领事馆,岩井英一听说自己培养的“得力干将”被抓,在电话里把李士群骂得狗血淋头。李士群举着话筒点头哈腰,挂上电话时后背都湿透了。 赶紧叫人给袁殊松绑,还亲自送到大门口赔不是,袁殊整了整皱巴巴的长衫,慢悠悠踱出76号大门。街角卖桂花糕的小贩冲他点点头——那是中共地下交通员老张。 要说袁殊这五重身份,真不是常人能扛得住的。白天在日本人办的《新中国报》当主笔,晚上要整理情报往三个方向送。 军统给的任务要完成,中统的线不能断,日本人的差事得应付,还得防着汪伪特工的暗算。 要说袁殊最绝的,还是他那手“左右逢源”的功夫,给日本人写的分析报告,里头夹着国共两党的假消息,给军统送的情报,总掺着些汪伪内部的真料。 岩井英一拿着他写的《大东亚共荣圈文化论》直夸有见地,却不知这文章早被延安方面拿去当反面教材。 戴笠看着袁殊送来的“日军布防图”连连点头,哪晓得这图上的兵力部署有三成是袁殊自己编的。

0 阅读:0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