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孔祥熙23岁的长子孔令侃,在去美国的途中,竟偷偷和母亲宋蔼龄的“牌友”“白兰花”结婚,这让孔祥熙气得大骂:“孽种,孽种!”
76岁的孔令侃安静地躺在一张宽大的木床上。他的面容显得平静,时光仿佛已经冲淡了他生命中的所有波折。在他心中,那场突如其来的婚姻,曾让他与家族的关系濒临破裂,也让他和一位名叫白兰花的女子共度了余生。这场婚姻的阴影,始终萦绕着他。正如父亲孔祥熙在数十年前的咆哮:“孽种,孽种!”
这一切的开端并不在繁华的美国,而是在太平洋的一艘远航船上,那是一个年轻男子与一位命运多舛的女子一生中的关键时刻。
1939年,23岁的孔令侃正坐在从香港前往美国的轮船上,望着海面波涛翻滚。他的心情复杂,既有决心也有紧张,因为在船上,他做出了一个惊天的决定——与白兰花结婚。这一切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家族斗争和社会压力的推波助澜。
白兰花,这位40岁的女人,身份特殊,曾是盛宣怀之子的妻子,也是社交圈中小有名气的女子。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家闺秀,而是一个历经沧桑的女性。从青楼走向社交名媛,她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和孔令侃的不羁性格产生了奇妙的共鸣。她是宋霭龄的“牌友”,也是一位聪明善于交际的女人。
在一次宋家牌局上,孔令侃第一次与白兰花相遇。白兰花言笑晏晏、聪明机智,这些都让从未认真对待任何感情的孔令侃心生好感。几次接触后,白兰花的独立和经历使她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亮点,甚至是反叛家族意志的象征。孔令侃内心早已有了逆反的情绪,而白兰花恰好成为了他抗争的对象。
婚姻决定之前,两人已经深陷情网。白兰花深知,若想彻底摆脱命运中的困境,成为孔家的媳妇是她唯一的选择。对于孔令侃而言,娶白兰花既是出于情感,也是一场对家族桎梏的反叛。两人在船上悄然举行了婚礼,当婚礼完成后,孔令侃立即通知了远在中国的父母。
电话的另一端,孔祥熙和宋霭龄正怀着希望,期待儿子在美国能够安稳学习,然而这一通电话传来的消息让他们如晴天霹雳。孔令侃不仅没有悔改,反而和年长17岁的白兰花私自结婚。孔祥熙气得在房间里摔碎了古董,愤怒之余,他高声骂道:“孽种!孽种!”。
这段婚姻不仅违背了孔家的意愿,也令宋霭龄心中备受打击。作为母亲,她曾视白兰花为朋友,却万万没想到这个“牌友”竟然成为了儿媳。这种情感上的背叛让宋霭龄难以接受。尽管如此,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孔令侃的婚姻成为了既定事实,孔祥熙再生气,也只能默认现实。
其实,孔令侃的叛逆性格从小就已显现。作为孔祥熙和宋霭龄的长子,他在名校接受良好教育,但从未真正服从家族的安排。孔祥熙是蒋介石政权中的重要人物,担任财政部长,掌控着经济命脉,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承载着巨大的期待。然而,孔令侃与家族的格格不入,使他逐渐成为一名特立独行的“富二代”。
1933年,孔令侃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虽然成绩不差,但其奢靡的生活方式却屡屡成为社交新闻的头条。他在澳门和香港赌博成性,挥金如土,一时间名声狼藉。父母屡次试图让他收敛,甚至安排他到美国留学,希望他能够改邪归正,但孔令侃始终无法从父母的控制中脱离。
正是在香港期间,他遇到了白兰花。这位女人经历过大起大落,曾嫁入盛家,却因家庭变故沦落风尘。她善于交际,拥有极强的社交手腕,能轻松游走于各种权贵之间。白兰花作为宋霭龄的牌友频繁出入孔家,渐渐得到了孔令侃的关注。她的经历和独立让孔令侃感到新鲜和心动,与家族安排的那些“合适”的名门闺秀完全不同。
两人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孔令侃虽然对她倾心,但也深知家族的巨大压力。白兰花同样清楚自己并不被孔家接受,作为再婚的女人且年长孔令侃17岁,所有的社会规则都对她不利。然而,白兰花坚韧果敢,她知道如果错过了孔令侃,自己将失去最后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于是,在前往美国的途中,两人决定抛弃一切世俗阻力,在船上秘密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