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双航母驶入风暴中心,中东战火一触即发。种种迹象显示,特朗普发出的“美国或将放弃调解俄乌冲突”的言论,及其派遣双航母前往中东的举措,并非无的放矢。从当前态势来看,特朗普此举似乎意在向伊朗施加极限压力。 若伊核协议谈判宣告破裂,愤怒至极的特朗普很可能会携手以色列,共同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在全球风云变幻的此刻,三桩重大事件接连震撼世界舞台:美法于中东地区的军事冲突骤然爆发,俄乌战场的烽火暂告一段落,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再度掀起波澜。这连串剧变,让人不禁感叹,世界局势之变幻,真乃瞬息之间,风云莫测。 第一件事,中东战火重燃。据胡塞武装透露,4月17日深夜至18日黎明,一场突如其来的美军空袭,如暗夜中的闪电,撕裂了也门荷台达港口的宁静。这场空袭,以其无情之力,夺走了约80条鲜活生命,更让至少160人伤痕累累。这不仅是巴以冲突升级以来,美军对胡塞武装发动的最为沉重的一击,更是全球局势动荡不安的又一力证。 然而,美国的攻势并未停歇。4月19日晚,美军再次轰炸也门,目标直指胡塞武装在萨那的军事基地、武器库,以及荷台达的港口和机场,造成约10人死伤。当晚,荷台达地区传出多次爆炸巨响。
短短不到三日内,美军已造成大量伤亡,对此,联合国深感忧虑,并对美军袭击也门港口、导致无辜平民伤亡的行径表示了严重关切。然而,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往往对联合国的呼吁置若罔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遭受袭击的也门港口,是该国最重要的油港之一,惠及约2500万也门民众。美国的猛烈攻击势必会对也门民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联合国认为,美国的举动可能会引发人道主义危机,为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各方应保持克制。
除了美军双航母外,法国海军也加入了打击胡塞武装的行列。4月18日,法国公布了法国护卫舰拦截胡塞武装无人机的画面,事发地点在红海。 当前局势如下:为威胁伊朗并打击胡塞武装,美军在中东部署了两艘航母——“杜鲁门”号在红海,“卡尔·文森”号在阿拉伯海。此外,还有大批美军舰艇与轰炸机协同作战。 特朗普正以实际行动证明:美国对伊朗、哈马斯与胡塞武装的最后通牒绝非虚言。若胡塞武装不停止袭击美国船只,哈马斯不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伊朗拒绝就核问题与美国达成协议,白宫必将发起报复。 胡塞武装并未退缩。为抗议美国,也门多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美”游行示威。他们袭击了美军双航母,并击落了两架“MQ-9”无人机,传递出极为强硬的信号:美国的打击只会适得其反,将更坚定也门民众对抗美国的决心,而非使其屈服。
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伊朗与美国能否达成协议。若谈判破裂,盛怒的特朗普是否会真的对伊朗开战?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美国不会出动地面部队打击胡塞武装,而是选择借刀杀人。目前,美国正与也门谈判,寻求让也门军队对胡塞武装开战。作为支持,美国愿为也门军队提供情报、武器援助,甚至协助其“斩首”胡塞武装的高级头目。 八万也门大军正严阵以待,但胡塞武装的战斗力显然更胜一筹。在伊朗的支持下,胡塞武装并非乌合之众。他们不仅拥有数十万兵力,还配备了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与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武器。一旦开打,也门军队很难占到便宜。
在俄乌冲突激烈进行之时,胡塞武装曾为俄罗斯提供雇佣兵支持。当时,美国深感忧虑:胡塞武装可能与俄罗斯达成协议,俄罗斯以此为回报,向胡塞武装提供先进导弹。若普京真的采取此行动,那么在胡塞武装监视下的“卡尔·文森”号与“杜鲁门”号航母,或将面临其精准打击。 一旦美军航母遭受严重损伤或被击沉,特朗普将面临一系列噩耗。民主党人将借此机会对特朗普发难,美国国内也将爆发要求特朗普下台的抗议活动。因此,在谋划如何应对伊朗与俄罗斯时,特朗普还需慎重考虑俄罗斯这个核大国的立场。
第二件事是,以色列准备单独对付伊朗。内塔尼亚胡在4月19日表示,在摧毁哈马斯之前,以色列不会结束在加沙的军事行动。 内塔尼亚胡释放了至少两个重要信号。 第一,以色列内部有人提议“欺骗”哈马斯,但这并不可行。若以色列承诺从加沙撤军并永不返回,却在哈马斯释放被扣押人员后重启军事行动,这样的行为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容忍。内塔尼亚胡认为,在获得国际承诺与担保前,哈马斯不会释放所有被扣押者。满足对方要求意味着以色列必须履行“撤军且不重返加沙”的承诺,否则其国际形象将严重受损。 第二,以色列必须摧毁加沙的哈马斯势力,确保消除其对以色列的威胁,并实现所有作战目标后方可撤军。当然,众所周知,以色列真正忌惮的并非哈马斯或胡塞武装,而是伊朗。一旦伊朗垮台,胡塞武装将失去最大支持者,以色列也将得以松一口气。
让以色列为难的是,多次威胁伊朗的特朗普似乎并不打算与伊朗彻底翻脸。据《纽约时报》报道,以色列原计划在5月袭击伊朗核设施,但特朗普阻止了这一行动,决定先与伊朗进行谈判。以色列当时试图寻求美国援助,认为要确保行动成功并阻止伊朗报复,必须得到美国支持。 在美国与伊朗展开密集谈判期间,以色列似乎按捺不住。不愿看到美伊和解的以色列,有意绕开美国直接打击伊朗。对此,伊朗表示已获悉以色列的袭击计划,并将进行“严厉且坚定”的反击。 毫无疑问,现在的特朗普并不希望美国卷入大规模战争。在特朗普看来,美国与以色列对伊朗开战的结果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美国将因此引火烧身,而竞争对手则可能坐收渔利,这不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
特朗普在中东的布局遭遇变数,以色列的强硬立场或对计划产生重大影响。若以色列认为伊朗构成直接威胁,内塔尼亚胡或将采取冒险行动。一旦以色列对伊朗发起军事打击,美国或将再次被迫卷入,支持以色列的行动。 对此,俄罗斯已发出警告信号。它不仅加强了与伊朗的军事合作,还表达了愿意调解美伊矛盾的意愿。此前,俄罗斯已谴责美国对也门的袭击,并呼吁立即停止使用武力。 俄罗斯深知,若伊朗被击溃,自己将成为美国的下一个目标。特别是若民主党重返白宫,俄罗斯可能再次面临被美国及其盟友围攻的局面。因此,俄罗斯正紧急在中东布局,寻求战略平衡。
第三件事是,俄罗斯宣布临时停火30小时,泽连斯基对此表态,而特朗普却另有图谋。 在4月19日,普京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宣布俄罗斯将在接下来的30小时内实施临时停火。对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迅速作出回应,表示如果俄罗斯愿意全面且无条件地停火,乌克兰也将采取相应的行动,并强烈呼吁俄罗斯将停火期限延长至30天,以促进双方的和解进程。 泽连斯基进一步指出,基辅方面已经答应了美国提出的停火协议,但遗憾的是,俄罗斯方面却拒绝接受这一提议。他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并希望俄罗斯能够重新考虑其立场,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当前的冲突。
美国提出的一项方案让基辅方面深感失望。该方案不仅建议将乌克兰一分为三,还要求基辅承认乌东四州并入俄罗斯,并有意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此举被外界解读为美国试图迫使基辅妥协,以便与其达成矿产协议。 然而,这一方案并未如愿以偿地让基辅屈服。相反,它引发了乌克兰国内的广泛不满和抗议。与此同时,特朗普在执掌白宫三个多月后,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或许会感到困惑,为何曾经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各国,如今却不再听从美国的号令了。 美国的这一举动不仅未能如愿以偿,反而进一步激化了国际关系的紧张程度。面对这一局势,美国未来在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时,必须更加谨慎和明智,以确保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受损害。
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时代。无论是中东的动荡、亚洲的竞争,还是东欧的紧张局势,都在提醒我们,提升国家的经济、科技与军事实力至关重要。唯有拥有强大的实力,才能以战止战,让对手心生敬畏,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我们绝不能骄傲自满,必须继续努力,不断进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迎接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强大。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我心依旧
我国应该把部分高尖武器对中东红海沿岸国家解锁,卖给武器走私贩子,还能多为我国军工科技工作者增加些福利,回报他们为国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