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你知道不,在非洲,没枪杆子的生意可太难做了!就说尼日尔那事儿,街头挂满俄罗斯国旗,法国大使馆都被烧了,西方媒体还在纠结 “瓦格纳插手政变没”,可人家俄罗斯货轮都满载铀矿驶向黑海了,法国核电站燃料库告急。中国企业在尼日尔的油田被军政府强行接管,拿着协议谈判也没用,俄罗斯雇佣兵一来,铀矿利润五五分成协议签得那叫一个快。 B:啊?真有这么夸张?那俄罗斯在非洲到底咋操作的? A:俄罗斯这非洲攻略,简直是 “暴力经济学” 典范。在尼日尔,瓦格纳打着 “反恐教官” 旗号,实际给铀矿当保镖。军政府上台就切断对法国铀出口,这些铀可是欧盟供应量的 24% 呢,转头成了莫斯科谈判筹码。俄罗斯承诺分一半矿产收益给军政府,还派武装车队守矿区,又给钱又给保护。再看咱中国企业,投资的酒店、油田都遭殃,马里政变中资铁矿被没收,尼日尔军政府以 “审查合同” 扣押资产,没军事威慑,经济协议在非洲权力更迭面前太脆弱了。 B:那法国呢?就这么被俄罗斯抢了风头? A:法国在萨赫勒地区惨败,1500 名法军被尼日尔民众喊着 “殖民者滚出去”。这边法国失势,那边瓦格纳在邻国马里金矿警戒线上出现。俄罗斯战术很绝,用私营军事公司模糊国家干预界限,靠 “安保合同” 换矿产开采权,再拿资源利润支持军政府。美国在尼日尔花 1.1 亿美元建的无人机基地都成废墟了,俄罗斯浓缩铀却经红海航道输往欧洲,卡住对手。 B:看来俄罗斯在非洲挺会玩啊,那对咱有啥启示不? A:在非洲,俄罗斯的策略都落在军事和经济结合点上。布基纳法索军政府赶走法军就请瓦格纳守金矿,中非共和国把钻石矿安保包给俄雇佣兵换联合国否决权庇护。这种 “枪杆子入股” 模式,在非洲动荡政局里比中国修铁路建医院还管用。西方骂俄罗斯 “新殖民主义”,可尼日尔民众却喊 “普京万岁”,在萨赫勒这地方,安全可比意识形态重要。你看,网上都在热议,有人说 “中企在非洲修了十年路,不如瓦格纳开一枪”,还有人说 “得重新定义‘互利共赢’了”。你咋看这事儿呢?
美国为什么就是不放过俄罗斯?其实,是俄罗斯不肯放过自己,任何一个大国,走到这个地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