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医生,但我不是神。   深夜的医院总是特别安静。值班室的日光灯管发出轻微

自由的百灵鸟 2025-04-22 18:11:51

我是一名医生,但我不是神。   深夜的医院总是特别安静。值班室的日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惨白的光线照在堆积如山的病历本上。这是我当医生二十多年来的习惯:每天值班时都要翻看当天的病历,回顾每一位病人的情况。 翻到今天下午那位老人的病历时,我停下了手中的笔。简单的几行字概括了他的病情:失眠、胃部不适、食欲不振。这些症状背后,却是一个老人辛酸的生活故事。医生总是能在简短的问诊中,看到太多生活的缩影。 回想起今天下午的那一幕,内心仍然沉重。本该是例行的查房结束、准备上门诊的时间点,却因为这个偶然的遇见,让我再次审视了自己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在医院的长廊里,形形色色的病人熙来攘往,可那位独自坐在走廊座椅上的老人,却显得格外突兀。 医院在近年来推行了智能化服务,从挂号到取药,都需要通过手机操作。这样的改革确实提高了效率,但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却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就像今天遇到的这位老人,他甚至不知道现在看病需要提前网上预约。这让我想起了十年前刚推行电子病历时的情形,当时也有许多老人面对着电脑屏幕手足无措。 作为一名医生,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治愈每一个病人,解决每一个难题。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有时候,我们会遇到无法治愈的疾病;有时候,我们会面对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就像老人的挂号难题,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就医问题,更折射出整个社会面临的数字鸿沟。 记得刚入行时,一位老教授说过:"医生不是神,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每一位病人。"这句话一直铭记于心。确实,我们不是神,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们可以用专业知识和真诚的态度,去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今天下午的经历,再次提醒了我这一点。在翻看病历的时候,我看到了更多类似的案例:有独居老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而延误就医的,有因为子女工作繁忙无人陪同而难以就医的。这些都不是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课题。 放下病历,看着窗外的夜色,我在想:也许改变现状需要时间,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作为一名医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关爱,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医者的温暖。 正当我沉浸在这些思绪中时,护士小王急匆匆地敲门提醒:"胡医生,门诊时间快到了。"看了看表,确实该下楼了。拿起听诊器准备离开时,我又想起了今天下午那个场景。 在医院的走廊里,老人孤单的身影与来来往往的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坐在长椅上,微驼的背影透着几分茫然。护士站的工作人员来来往往,却没有人注意到这位需要帮助的老人。 走近后,我看到老人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症状。问询之下才知道,他独自从郊区坐了两个小时的公交车来到医院,却因为不会使用手机挂号系统而止步于此。这种情况在医院并不少见,但每次遇到都让人心情沉重。 虽然还有门诊病人在等待,但我决定先帮助这位老人。带他来到诊室,给他倒了杯热水。这个简单的动作似乎让他紧张的情绪缓和了许多。他开始慢慢讲述自己的病情:失眠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当地医院开的助眠药物效果不佳。但在详细问诊后发现,失眠只是表象,长期的胃部不适才是根源。 在交谈中,老人的生活状况逐渐浮现:老伴早逝,子女虽然孝顺但工作繁忙,他不想成为负担,选择了独居。平日里生活简单,一日三餐常常是一碗小米粥了事。这样的生活方式,再加上长期的胃部问题得不到妥善治疗,自然会影响睡眠质量。 记下了老人的家庭住址,承诺如果用药后还有不适可以随时联系我。考虑到他的经济状况,我特意开具了一张经济实惠的处方,并详细告诉他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老人起身要走时,我叮嘱他:"下次来医院可以提前给我打电话,我帮您预约。" 送走老人后,我坐在诊室里,回想起医学院老师说过的话:医生的使命不仅是治病,更是救人。在这个智能化时代,我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或许更需要关注那些可能被时代发展遗落的人群。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自己不是神,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们可以用专业知识去治疗疾病,用人文关怀去温暖病人。每一次诊疗,都是与患者的一次真诚对话;每一次帮助,都是对医者初心的坚守。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医院的智能化改革势在必行,但我们不能忘记还有这样一群人需要特殊的关照。也许未来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但在当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多一份耐心,多一份体谅,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真谛。

0 阅读:58

评论列表

越宅越胖plus

越宅越胖plus

1
2025-04-22 19:26

最无语的是,还要给医院设个电子医保使用率,每周通报不达标单位。然后院领导就要求电子医保使用率和医生绩效挂钩,率不到就扣钱。医生只能逼着一堆老人看病用电子医保。最后结果就是老人依然学不会,医生被骂半死。

自由的百灵鸟

自由的百灵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