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已经“游”过翠湖了,今天又再次“游”了一回。说“游”翠湖只是从翠湖南门,溜达

嘉勋生活 2025-04-22 22:38:37

昨天已经“游”过翠湖了,今天又再次“游”了一回。说“游”翠湖只是从翠湖南门,溜达到北门,从北门出去左拐走条小道就隔条马路,就是云南讲武堂了。 我又特意去了一次翠湖,主要是昨天晚上,读了两遍汪曾祺写的散文《翠湖心影》,前次去没有太留心,走马观花般看了一下。读了汪曾祺的《翠湖心影》对翠湖徒生了几分留恋之情,感觉有再去认识一下翠湖的必要。 汪曾祺是1939年到1946年在西南联大读书。西南联大走到翠湖其实也不近,但是从汪曾祺的散文中能感觉到,当年汪曾祺根他的学友们,经常去翠湖。汪曾祺熟悉翠湖,所以能把翠湖写得那么准确,那么“平易近人”。 汪曾祺在《翠湖心影》这篇佳作中,对翠湖在我是有这么几处形象生动幽默,高度概括了翠湖的好,翠湖的别具一格。 他说其他城市的湖能跟城市挪开,挪车也不影响那个城市;翠湖在昆明市中心,与昆明挪不开,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 他还说,翠湖不大也不小,太大了游起来累,太小了不够游,翠湖不大不小正好。 他更是笔锋幽默,说,翠湖里游人少,行人多,行人到了翠湖也就变成了游人。 他还说,没有人在翠湖里自杀,因为翠湖的水浅,淹不死人。 汪曾祺在文中介绍,翠湖里有一条大道,从南到北。好多行人,为了不绕行翠湖东路跟西路,就从翠湖中间这条贯通南北的路往复通过。 我今天特意去印证了一下。从南到这条路上的桥有3座,分别是燕子桥、采莲桥、听莺桥。 现在翠湖里已经没有了行人,差不多都是游客了。但是,也不排除有闲人,天天“泡”翠湖,这些闲人,过去也许是翠湖的行人,现在成为老人,白天过来“泡”翠湖,晒太阳,打扑克下棋,回忆过去青春岁月。 ​

0 阅读:4

猜你喜欢

嘉勋生活

嘉勋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