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同时对4国出手,说到底,美国还是惧怕中国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为什么能横扫全球?这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这背后离不开中国人长达几十年的努力奋斗。 具体而言,中国每年培养700万理工科毕业生,是美国的10倍、印度的7倍。工程师总量突破3200万,占全球科技人才库28%,形成金字塔型人才结构。 目前,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国家。从螺丝钉到空间站,90%的零部件可在本土配套。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从“一穷二白”到“横扫全球”,既是一部跨越75年的工业史诗,也是一场技术与人才的双重革命。其崛起背后,既有历史进程的必然性,也有战略选择的主动性,更离不开工程师群体的集体智慧与制度创新的持续赋能。
当地时间4月21日,特朗普政府决定对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和越南的太阳能制造商征收高额关税。太阳能电池和面板产品将面临根据产品原产国而定的“反补贴税”:越南为395.5%,泰国为375.2%,马来西亚为34.4%。 此外,由于“拒不配合调查”,来自柬埔寨的太阳能产品将面临3521%的关税。为什么说美国此举,是针对中国企业而来? 中国光伏企业自2018年起为规避美国对华"双反"关税(2011年启动,2022年综合税率达250%),已在东南亚建立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截至2024年,东南亚四国(越、马、泰、柬)的太阳能组件产能中,83%由中国企业投资建设,且占据美国市场80%的进口份额。此次美国将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税率提升至41%-3521%,实质是阻断中国"产地转移"的避险通道。
我之前就说过,美国的一切动作,早就被中国看穿了!很多时候,美国还没有出牌,我们就预料到美国会出现什么牌,而且早就做足了准备。 中国光伏现在牛到什么程度?全球77%的多晶硅、98%的硅片、81%的电池片产能都在咱手里攥着,一整套的产业链,让欧洲和美国的企业十分羡慕。 美国造光伏组件,成本是咱们的2.3倍,硅片环节更夸张,直接差4倍!技术上也差着代呢,咱的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都26.2%了,美国还抱着23.5%的PERC技术不撒手。 现在全球光伏江湖的规矩都是咱们定的:国际标准里67项关键技术指标是咱主导的,人民币结算覆盖近半贸易额,连全球报价都得看"中国周均价"脸色。
美国现在就是看着光伏产业被中国掌握了话语权,所以美国不服气,想打乱全球光伏产业链,从而让自己的光伏企业得到发展机会。 但美国人想的还是太天真了,中国光伏早就做好了全球化的布局。天合光能杀到中东搞12GW硅片基地;技术上钙钛矿叠层电池都瞄着30%效率冲了;贸易上更聪明,拉着东盟兄弟搞RCEP框架,直接绕过美国设的"原产地陷阱"。 这场仗打得明白人心里跟明镜似的:技术迭代比筑关税墙快多了!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都急眼了:"3521%的关税?这不跟拿枪打自家屋顶似的,最后漏雨的是美国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