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还没结束,特朗普政府又对东南亚四国加征关税,矛头直指中国。针对美方咄咄逼人的姿态,中方先发制人。那么,美国此时对这些国家加税,究竟有何目的?对此,中方又是如何回应的? 当地时间4月21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一项新的关税措施,那就是对柬埔寨、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征收关税。声明中称,由于上述四国的太阳能制造商不公平地受益于政府补贴,并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向美国出口产品,因此,美方决定依据不同国家和公司的倾销幅度,征收不同税率的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其中,拒绝配合美方调查的柬埔寨太阳能产品生产商,甚至将面临超过3500%的关税。
有分析认为,美国对东南亚四国进口太阳能产品征收的高额关税,与早些时候出台的“对等关税”政策一样,都是用来离间中国与地区国家关系的一种手段。因为请愿调查这起反倾销案的团体——美国太阳能制造贸易委员会,一开始就瞄准了在柬越泰马四国建厂的中国大型太阳能板制造商,指责中企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运送电池板并接受不公平补贴,导致美国生产商缺乏竞争力。 如今,眼见中方领导人刚结束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的国事访问,中越、中马、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得到进一步深化,一众东盟国家更是表现出了与中方一道反对单边霸凌,共同维护多边主义、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态度,致力于向贸易伙伴施压,要求各方限制与中国贸易往来的特朗普政府,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有分析指出,美方选在此时向东南亚四国征收新关税,就是在逼迫各方“选边站队”,用对华“脱钩”换取美国的关税豁免。对此,4月21日,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以关税手段胁迫其他国家限制对华经贸合作一事作出了正面回应。 发言人指出,所谓“对等关税”谈判,不过是打着“对等”的幌子,在经贸领域推行霸权政治、实施单边霸凌。中方希望相关国家明白,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也得不到尊重。中方尊重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其与美方的经贸分歧,但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
由此可见,美方利用关税谈判,拉拢其他国家孤立中国的图谋已经被中方看穿了。如今的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货物贸易总额连续8年稳居全球首位的优质市场,美方想“切割”中国同全球市场的经贸联系,注定是无法实现的。 不仅如此,中方还“先发制人”——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对话沟通,与这些国家携手应对这场席卷全球的关税战考验。有专家指出,中方领导人选在东南亚各国纷纷应对美国对等关税之际出访,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表明中方愿意投资和培育与重要地区盟友的关系,以促进共同繁荣。
要知道,外访期间,中方不仅加强了与地区国家的政治互信,还深化了中国和东盟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与这些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相较于动辄挥舞“关税大棒”的美国,中国的开放与温和的姿态,无疑更受东南亚国家的欢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合作发展才是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