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真我GT7
先看基本配置:
性能&散热:天玑9400+处理器,行业最大的7700mm²单片VC均热板;
续航&快充:7200mAh电池+100W快充;
屏幕:144Hz刷新率,1.3mm极窄边框、4608Hz高频PWM调光、手动最高亮度1000nit,全局激发亮度1800nit,局部峰值亮度6500nit,晶铠玻璃;
其他能力:电竞抢网芯片、IP68+IP69满级三防、超声波3D指纹、X轴线性马达、封闭式双扬声器。
以及,在这样的配置下,依然做到了8.25mm的机身厚度和203g的机身重量。
然后是价格,12+256版本售价2599;12+512版本2999,16+1T版本 3799,国补之后,可以做到了2210-3299。
什么概念,这可是天机9400+,首批之一了。
而且这机子的整体设计和做工其实挺不错的,配置也基本拉满了,在性价比这件事儿上,真我基本上做到了行业天花板了。
这个是我最喜欢的,我也觉得真我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儿,在当下的大格局下,真我想要和其他大厂拼渠道,拼营销投入基本上没什么出路,肯定拼不过。
这个时候,真我反其道而行之,把产品之外的成本彻底压下来,用产品和价格本身去大市场,形成“真线上机”的差异化,反而能够获得一个小的生存空间。
这个空间对于真正的二线厂商来说是没机会的,因为空间确实不大,手机是重投入市场,量太小撑不起来研发、技术和产品的持续性,但真我可以。
一方面,背靠欧加集团,系统和一些核心的技术迭代可以从欧加获取,可能会慢半拍,但不重要,对于这个价位的产品,本身追求的就是成本控制,而不是最新技术。
另一个是真我的海外盘子大,真我完全可以把国内的部分量融入到整个全球的产品节奏大盘,从而获得生存空间。
挺有意思的一个选择,而且随着各家接下来线上线下融合的持续演进,真我的机会会越来越明显。
尤其是红米的策略选择,红米到底要不要走线上线下融合路线,也就是所谓的高端化路线。
无论名字叫什么,核心其实就是要不要溢价去追求更高的利润?
红米越追求溢价,真我的机会就越大,就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