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河水量远超长江,为什么却连一座大型水电站都没有? 刚果河下游300公里的河段,扎堆了32处瀑布群,就说那英加瀑布群,总落差高达96米。巨大落差虽让水能丰富,但施工难度也直线飙升。 金沙萨至马塔迪的河段,河水每秒4万立方米的流量疯狂冲击着结晶岩基底,平均每公里就有1.5米落差的湍急水道,工程队面对这样的“地狱级”施工环境,能不头疼嘛。 中游的刚果盆地,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藏危机,两岸沼泽湿地延展超过90万平方公里。在这上面运输重型设备,成本直接飙升到平原地区的7倍,这高昂的费用,把好多项目都“吓跑”了。 更麻烦的是,东非大裂谷西支因为持续的地壳活动,河床岩层被“掰”得歪歪扭扭,足足倾斜了45度。现在河床岩层都斜成这样,水坝想稳稳当当立住,简直比登天还难。 19世纪后期,比利时殖民者跑来这里,他们满脑子盘算的都是怎么把地下的矿产“扒拉”出来,换成真金白银揣进自己兜里。 修建马塔迪铁路,就为了能风风火火地把矿产运出去,至于刚果河那丰富的水能资源,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是“透明”的,水电开发?他们压根连正眼都没瞧过! 后来雄心勃勃的“大英加计划”,规划了总装机4000万千瓦的梯级电站,可现实狠狠打脸,实际就完成了装机3.5万千瓦的试验机组。 1960年相关国家独立后,扎伊尔政府和西方财团签了开发协议,本以为看到希望了,结果1973年铜价一崩盘,资金链“咔嚓”一下断了,开发计划只能无奈“夭折”。 1998年刚果战争期间,南非SNEL公司建设的英加1号电站,还惨遭炮击损毁,修复工作更是耗时长达12年。这一连串的历史变故,硬生生让刚果河完美错过了20世纪水电建设的黄金窗口期。 经济发展水平也严重拖了后腿,刚果河贯穿9个国家,其中5个都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建设水电站那得砸大把大把的钱,这些国家穷得叮当响,根本拿不出足够资金。 基础设施建设也差得离谱,就拿安哥拉卡宾达飞地的输电路线来说,要穿越刚果河支流,每公里架设成本高达280万美元。 各国之间在项目协调上也是矛盾重重,2013年中非联合体规划的“大英加水电站”,就因为刚果与南非在输电权分配上吵得不可开交,项目直接停滞了5年,协调统一的难度,可见一斑。 刚果河三角洲可是生态敏感区,涉及17个自然保护区。环保组织通过卫星追踪发现,水坝建设会让150种特有鱼类的洄游路线受阻。 在全球越来越重视环保的大背景下,开发与环保之间的矛盾,让刚果河的能源开发之路变得更加曲折。 刚果河没有大型水电站,绝不是非洲人不努力,而是多方面因素,形成了一道道难以跨越的障碍,死死束缚着刚果河能源开发的脚步,这背后,反映的正是整个非洲工业化面临的百年困局。
目前,新疆大量的光伏发电安装在沙漠戈壁,于是就有很多朋友想着利用清洗光伏板的水,
【1评论】【4点赞】
用户10xxx35
穷得叮当响,还不讲信用。鬼愿意投资。
用户10xxx77
问题是那地方发那么多的电,又有何用?
幻影年青
刚果河水电站,我做过研究。采用另建河道,建设电站,然后约束或填平旧河道。施工难度小,相当于截弯取直工程。原刚果河上建大坝,水量之巨无法想象。
转角遇到鬼
能流量远超长江的唯一是亚马逊河。刚果河超了不多
千纵相辅此情谁诉
没有实力,有实力就是大海也给它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