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计划将中国商品的关税从245%下调至65%,表面上似乎是在缓和关系,实则背后动机是“高关税策略已难以为继,不如退而求其次”。
而这一调整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压力得以缓解:65%的关税水平虽依然高企,但相较于245%而言,无疑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此前,众多企业要么选择承担高昂成本,要么通过越南、墨西哥等国进行转口贸易,如今则可能更倾向于直接进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链压力。
2、消费者或能节省开支:关税降低后,部分商品价格或许会出现小幅下调,但消费者不应期待价格大幅下降——毕竟美国从未打算让中国商品以低价倾销,65%的关税依然足以遏制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
3、政治意图昭然若揭:特朗普时期加征的关税中,许多带有“惩罚性”色彩,将关税提升至245%更多是为了施加心理压力(实际上许多企业已申请关税豁免)。如今降至65%,看似是一种让步,实则仍维持在“遏制”水平——毕竟超过60%的关税足以迫使大部分企业退出市场,继续加征已无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尽管关税数字有所变动,但美国的本质意图并未改变:即通过关税手段将中国产品阻挡在中高端市场之外,降低关税只是改变了打压方式,而非真正寻求缓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