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死,妻子大乔要以死殉情,但被弟弟孙权拦下了,他说:“嫂子,

寻墨阁本人 2025-04-24 16:07:41

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死,妻子大乔要以死殉情,但被弟弟孙权拦下了,他说:“嫂子,大哥临死前让我照顾你,你还记得吗?”大乔擦干眼泪,转身回府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孙策作为江东一方势力的领导者,承继父亲孙坚的遗志,在东吴地区逐渐打下了自己的基业。他英勇善战,被世人称为"小霸王",为江东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元199年,孙策率军攻打皖城。战事顺利,皖城很快被攻下。在这次战役中,孙策得到了当地著名的美女姐妹——大乔和小乔。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孙策将小乔赠予自己的挚友周瑜,自己则迎娶了大乔为妻。 孙策娶了大乔后,由于军务繁忙,两人聚少离多。大乔被送往吴郡居住,过着相对清静的生活。 这段时间里,大乔为孙策生下了一个儿子,为孙家延续了血脉。尽管孙策常年在外征战,但每次回来都会与大乔共度短暂而温馨的时光。 公元200年5月,孙策在一次打猎活动中遭遇了不测。当天,孙策带着随从前往郊外狩猎,不料途中遭到刺客伏击。这名刺客据说是孙策早年征战时得罪过的某个家族的后人,一直寻找机会报仇。刺客趁孙策不备,射出一支淬了毒的箭,正中孙策。 护卫们迅速将刺客擒获并处决,但孙策的伤势已经非常危急。毒箭深入肌肤,毒素迅速扩散。随行的医官尽力救治,却无法阻止毒性蔓延。孙策被紧急送回府中。 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孙策立即召见了弟弟孙权,准备托付后事。兄弟相见,孙策强忍剧痛,将印绶交给了孙权,并留下了著名的遗言:"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除了公开的托付外,孙策还私下对孙权说:"贤弟,大乔与我结发多年,如今又有骨肉,我死后,务必善待她们母子。"孙权跪地应允,表示一定会照顾好嫂子和侄子。 当晚,年仅二十六岁的孙策便与世长辞。消息传到大乔处,她悲痛欲绝,一心想要随夫而去。正当她准备自尽时,孙权及时赶到,拦住了她,恳切地说:"嫂子,大哥临死前让我照顾你,你还记得吗?"大乔闻言,擦干眼泪,为了腹中的孩子和已出生的儿子,转身回府了。 与此同时,孙权并未停下政权交接的步伐。他连夜联络了以张昭为首的一批文臣,这些人大多主张稳健保守的政策,与孙策生前的激进作风形成对比。在张昭等人的支持下,孙权迅速掌控了局势,矫诏继位,成为江东新的主人。 当周瑜得知孙策死讯并匆忙赶回都城时,一切已成定局。虽然周瑜带兵驻扎在城外,显示出一定的武力威慑,但他最终选择了独自入城,表明了对新局势的接受。城门口,孙权亲自迎接了这位兄长的挚友,两人之间的气氛复杂而微妙。 随着孙权正式继位,江东地区开始了新的统治秩序。对于大乔和她的孩子,孙权表面上维持着尊重和照顾,但实际上将他们安置在远离权力中心的地方,避免他们成为政治角力的筹码。 在处理政务上,孙权虽然按照孙策遗言"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的原则行事,但内心始终保持着警惕。 孙策的去世标志着江东霸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孙策的雄才大略下,江东逐渐崛起;而在孙权的精细经营下,江东将走向更为稳健的发展道路。孙权继承了兄长的基业,但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对于大乔而言,丈夫的离世意味着她生活的彻底改变。从权力的中心逐渐淡出,她选择了为子女而活,专注于抚养孩子和维护孙策的遗愿。 孙权、周瑜、张昭三人的关系也在不断调整和发展。这种微妙的权力平衡为日后江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三国鼎立的格局埋下了伏笔。

0 阅读:59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