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争,让中国再次看清了国际关系的真面目,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全世界百分之90的国家都选择的沉默,那些拿过中国大把好处的国家,也没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也好,这次我们也应该有所觉悟,那就是一切都应该按照规律办事,以后与任何国家的交往就是利益,不要去做冤大头了。 这场贸易战的导火索得从2018年3月说起,美国那边喊着“贸易逆差太大”,对中国500亿美金的货加了25%的关税,还扯上“知识产权盗窃”的大旗。中国也不是吃素的,立马回击,对美国大豆、汽车啥的也加了关税,金额30亿美金起步。没多久,双方你加我也加,关税规模很快飙到几千亿美金,啥电子产品、衣服都卷进去了。美国还拿技术转让说事儿,拉着盟友一起给中国施压。这仗打得不是一天两天,从经济斗到政治,全球经济都跟着晃了晃。 贸易战一开打,中国的处境挺尴尬。按说中国这些年在国际上没少出力,2008年金融危机时买了一堆美国国债,稳住全球经济,到2008年底手里攒了5855亿美金的美国国债,比前一年多了1000多亿。可贸易战一来,美国翻脸不认人,反过来指责中国“操纵汇率”。再看看非洲这些年,中国修铁路、建桥,像肯尼亚的蒙内铁路,花了38亿美金,硬是把内罗毕和蒙巴萨连了起来,非洲兄弟的经济也跟着沾光。可2020年疫情,中国送疫苗过去时,这些国家照拿不误,但西方一压,他们就装聋作哑。 更别提美国的几个“铁杆”了。澳大利亚靠中国出口赚得盆满钵满,2017年对华出口占它出口的三成多,可2018年愣是听了美国的话,禁了华为的5G,结果中澳关系崩了,中国对澳洲葡萄酒加了212%的关税,出口额从12亿澳元掉到2亿澳元。加拿大也一样,2018年底抓了华为的孟晚舟,中加关系直接冰封,中国停了加拿大的油菜籽进口。这帮国家一到关键时刻就倒向美国,摆明了利益优先。 还有WTO,本来该是个讲规则的地方,2019年9月裁决美国对华关税违规,可美国不认账,还把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给瘫了。这事儿明摆着告诉中国,国际规则遇到强权就是个摆设。 吃了这么多哑巴亏,中国没坐着挨打,而是憋着一口气往前冲。2020年高层开了会,喊出“自主创新,以我为主”,意思是靠自己,不能老指望别人。科技这块儿,中国铆足了劲儿,华为搞出鸿蒙系统,2024年覆盖10亿设备,成了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统。中芯国际也突破了7nm芯片技术,慢慢把命脉攥在自己手里。 对外合作上,中国也不傻了,不再一味当“冤大头”。2020年11月,RCEP签了,15个国家抱团,成了全球最大的贸易圈,2022年贸易额涨了8%,东盟超过美国成了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亚的油气合作里,人民币结算占比2023年超30%,美元的金融风险慢慢绕过去了。这些合作都有明确的规则,知识产权、争端解决啥的都写清楚,不像以前光靠让利拉关系。 再看新领域,数字经济和绿色能源成了中国发力的点。“东数西算”工程2021年启动,把东部数据中心搬到西部,2022年投了435亿,东西部资源一打通,还能减碳16%-20%。光伏产业更是牛,2023年出口230吉瓦太阳能组件,占全球七成,新能源车出口也翻倍,2021年卖了59.71万辆,德国车企都开始用中国电池。这说明啥?中国不光自己强,还想在新赛道上带节奏。 这场贸易战算是给中国上了一课,国际交往不能老想着“朋友义气”,得盯着利益走。过去单方让利换不来尊重,现在中国明白了,合作得有规则、有底线才行。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以后谁想占便宜,没门儿。 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这些新领域,中国不光要玩得好,还要带着发展中国家一起定规则。比如光伏市场,中国占了八成份额,完全可以牵头搞标准,别老跟着西方跑。人民币结算也能再推一把,少让美元卡脖子。说到底,中国得靠实力说话,既保护自己,也得让合作国觉得跟着中国有肉吃,这样才能站稳脚。
中国针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制举措生效了,美国的进出口额下降了40%。此外,美国豁免
【6评论】【11点赞】
用户10xxx45
经济方面的斗争只有中国能搞定美国,俄罗斯都靠边站,世界顶级国家也就只有三个,其他都是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