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6突破了50吨,为啥我们要把战机造的越来越重呢?其实说白了,战机体格越大,干美军就越疼。
话来糙理不糙,歼36机身长达23米,比歼-20长出2米,最大起飞重量55吨,相当于4辆满载的渣土车,这体格可不是白长的,光内置弹舱就能塞下6枚射程500公里的霹雳-17空空导弹,再配上3台涡扇-15发动机,超音速巡航时速度能飙到2.8马赫,从上海起飞15分钟就能摸到冲绳美军基地的边儿。
有人说,战机重了不就成了活靶子?这就好比有人觉得坦克装甲厚了会影响机动性,可现代战争拼的就是“皮糙肉厚能扛揍”,歼36的50吨里,30%是复合材料和稀土合金——稀土这玩意儿咱之前聊过,钕铁硼永磁体让发动机效率提升40%,铼镍合金能扛住1700℃高温,这些材料堆出来的机身,能让战机在15000米高空被AIM-120导弹锁定时,靠电磁脉冲武器直接烧穿敌方雷达。
歼36背上那个“驼峰”里,塞着全球首款机载量子雷达,能在1500公里外看穿F-22的隐身涂层;腹部弹舱能挂6枚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专门招呼美军航母;机尾还有激光武器炮塔,能在1600米外瞬间气化无人机。
相比之下,美军F-35最大起飞重量才31吨,载弹量6吨,作战半径1100公里,连台湾海峡都飞不过去。
当然,体格大也有代价,为了让55吨的庞然大物灵活起来,工程师们给歼36装了三台发动机,其中一台是冲压发动机,专门用来冲刺,去年试飞时,这铁鸟在20000米高空玩了个“空中漂移”,急转半径比歼-20还小,吓得美军卫星赶紧调整轨道。
更绝的是它的“智能蒙皮”,3000块纳米贴片能随时改变雷达反射信号,去年测试时愣是把自己伪装成民航客机,把日本自卫队的防空系统耍得团团转。
说到底,战机增重不是简单的“堆料”,而是战略需求的倒逼,美军在亚太部署了500多架F-35,咱们要是还用30吨级的战机跟人家拼数量,那是拿鸡蛋碰石头。
歼36的50吨级设计,就是要在关键节点上形成“以一敌十”的能力,担心战机体重不妨想想航母为啥越造越大。
现代战争早不是单机格斗的时代了,而是体系对抗的较量,歼36这50吨的份量,装的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底气,是对未来战场的精准预判,更是对那些想在中国家门口耍横的人最直白的回应——要打架?先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