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个叫冬妮的人来到志愿军第47军“调查”自己的父亲,可是查遍了资料也

花开富贵坊 2025-04-25 08:49:55

1994年,一个叫冬妮的人来到志愿军第47军“调查”自己的父亲,可是查遍了资料也没找到她父亲的信息,临走时看到了荣誉室里“孤胆英雄”张国富的照片,冬妮颤抖着表示他就是自己的父亲。这一下,整个第47军甚至一些退休的老领导集体震动,那是他们苦寻四十年都没找到的特级战斗英雄啊。 在吉林省榆树市的一个普通村子里,住着个叫张国福的老农民。这个总爱蹲在田埂上抽烟袋的老汉,平时连赶集都舍不得坐驴车,谁也没想到他兜里揣着个用红布包着的特等功勋章。 1994年的春天,他闺女冬妮背着布包闯进了47军的军营,这才扯出了一段埋藏四十年的英雄往事。 那会儿部队档案室的小战士翻遍花名册,愣是没找着"张国福"三个字。冬妮正要走人,突然瞅见荣誉室里挂着的"孤胆英雄"照片。 照片里的小伙子眉目清秀,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胸前勋章亮得扎眼。冬妮腿肚子直打颤,这不就是她爹年轻时候的模样么?消息传到老首长们耳朵里,好些拄着拐棍的老头子连夜往部队赶——当年他们找这个特等功臣,把东北三省都翻了个底朝天。 这张国福的本事,得从1948年辽沈战役说起。那年他才十六,跟着部队打廖耀湘兵团。打锦州那会儿,他们连冲了七回都没拿下来。 最后阵地上就剩下他和三个伤员,这小子揣着颗冒烟的手榴弹,硬是爬了二百多米钻进敌人指挥部。国民党那帮参谋正围着地图开会呢,突然看见个满脸黑灰的小鬼举着手榴弹蹦进来,吓得当场就举了白旗。 后来在北京领奖,周总理握着他的手问想要啥奖励。这愣头青憋了半天,说要支钢笔回去扫盲。这事儿在部队传成笑话,可谁都知道这钢笔后来跟着他上了朝鲜战场,笔帽上至今还留着弹片划的印子。 朝鲜那仗打得惨啊。老张守的阵地上,美国人的汽油弹把石头都烧化了。打到第五天,全连就剩他一个能喘气的。援军上来的时候,看见他右腿让弹片削得见了骨头,还拄着半截步枪站在战壕里。卫生员要抬他下去,他死活不肯,说阵亡名单还没登记完。最后还是师长亲自下命令,四个战士把他捆在担架上送回了国。 伤养好了,组织上安排他去哈尔滨当干部。这犟脾气偏要回老家种地,说比起埋在朝鲜的兄弟,自己能喘气就是福气。民政局的人追到村里,他躲进地窖三天没露面。 后来实在拗不过,才答应在县粮库当个保管员。可干了半年又辞职,说闻不惯新粮的香味——那味道让他想起在朝鲜饿着肚子打仗的日子。 家里人都当他是普通退伍兵。直到有年村里放《上甘岭》,这老汉看着看着突然拿烟袋锅子砸凳子。儿子劝他别当真,说电影都是编的。老头当场炸了毛,把桌子拍得山响:"你们晓得个屁!真打仗的时候,肠子挂在树杈上都顾不上捡!"打那天起,儿女们才觉着老爹不对劲。 冬妮去47军查档案那天,老张正在家修锄头。看着闺女红着眼圈回来,他从炕席底下摸出个生锈的铁盒。里头除了勋章,还有张泛黄的《人民日报》,上头登着他和毛主席的合影。 原来这老头每年清明都偷偷往东北跑,是去给战友坟头拔草添土。问他为啥瞒着,他说:"活着的人领功劳,死了的兄弟连碑都没有,我哪有脸显摆?" 军区要给换大房子,他死活不要。说现在睡的土炕暖和,当年在朝鲜雪窝子里睡觉,做梦都想有这么个热炕头。最后实在推不掉,勉强答应把户口转到县城,可还是三天两头往村里跑。 临终前还嘱咐儿女,丧事从简,把省下的钱买成纸钱,清明给黄草岭的烈士坟场烧去。 像这样的老兵,东北黑土地上还藏着不少。他们把军功章压在箱底,就像把战火硝烟都封存在了记忆里。 如今长春的烈士纪念馆,张国福的展柜里摆着那支钢笔、半块怀表,还有他复员时交党费的收据。玻璃柜上总有擦不完的指印——都是来参观的老兵们,摸着展柜就像摸着战友的肩膀。 (信息来源:环球网2021-02-16《老兵张国福:英雄的荣光永不褪去》)

0 阅读:636

评论列表

用户83xxx02

用户83xxx02

2
2025-04-25 09:53

老英雄

猜你喜欢

花开富贵坊

花开富贵坊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