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4月12日,武汉,一位老兵去医院做CT检查时,医生提醒他取下项链。老人解释道,这不是项链,而是33颗弹珠。原来他曾在援越抗美战争中负伤,腹部被炸开,这些弹珠无法取出,好在未伤及颈动脉才得以幸存。网友:这张CT应该进入历史博物馆。 武汉某医院,医生为吴以先老人开了一张CT检查单,嘱咐其去CT室检查。 看见老人行动不便,还特意嘱咐了老人一些注意事项。 到了CT室后,医护人员将这位老人扶进去,并叮嘱吴先生身上以及衣物不得佩戴带有金属性的饰品。 吴先生欲言又止,可奈何CT室外人满为患,眼瞧着医护人员也十分辛苦,因此几次都未将自己的情况说出来。 直到他躺在CT室的检查床上,医生透过机器发现了一排排列整齐的金属光点,这才发现不对。 可检查已经开始,医生只能继续下去。 但这些光点排列均匀,显然是分布在面前这位老人的体内。 或许是之前做了手术留下的痕迹? 医生拧着眉头思索半晌,还是没能想出来国内究竟有什么手术会在病人体内留下如此多的金属器具。 且这些器具看起来大小还挺均匀。 身后的医护人员看见这一情形,疑惑表示这些东西会不会是老人检查前没有将身上的金属项链摘下来? 这些疑惑随着检查的深入愈发让他们好奇。 屏幕上的金属光点无时无刻的不在吸引着他们的注意。 直到检查结束,医生才走到老人跟前,询问CT片上这些光点的由来。 老人却不意外,指着片子上的光点笑了笑,称这些不是什么金属项链,更不是什么手术器具。 原来,这位如今年龄已经奔百的老先生当初还是一名援越抗美的英雄老兵! 当初的那场战争何其凶险,吴以先老人深入前线,在一场战斗中,敌军的一枚炸弹在自己身旁无情爆炸,随之散落了许多弹片。 老人当是距离炮弹非常近,因此腹部被弹片撕拉开很长一道口子,鲜血淋漓间,几枚弹珠飞速射入脊椎与脖颈的间隙中。 可战争凶险,即便身负重伤,老人也没有退缩,直到昏迷过去。 吴以先老人回忆,当时他只记得血流如注,也幸亏没有伤到要害,弹片甚至还卡住了要害部位,最终没有要了他这条命。 被送回战场后方之后,这些弹片也没有被取出来。 是因为当时身处战场,医疗设备与条件十分低下,体内的弹珠经过一段时间在他体内的游离,竟然奇迹般的定型,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 之后战争结束,可回去之后医生经过多方诊断也没有敢轻易开刀,毕竟数量太多,有时候牵一发动全身,倒不如在体内安全。 到如今,已经跟了吴先生几十个年头了。 这些弹珠直径不到一公分,分布在胸椎的几节内,还与主动脉和中枢神经相连在了一起。 从片子上看,倒真像一条项链! 听到这一故事,医护人员对面前这位慈祥的老人肃然起敬。 正是因为他们几十年前的英勇无畏,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太平盛世。 除了吴先生以外,我们国家还有不少参加过战争的老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着战争留存下来的痕迹,这些痕迹犹如他们的军功章一般,让后世永久铭记!
感动!4月12日,武汉,一位老兵去医院做CT检查时,医生提醒他取下项链。老人解释
史记新说吧
2025-04-25 17:54:11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