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对国人伤害最深的三个观念:第一等级制度,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儒家所心,法家所身。第二忠君,忠君制度,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第三明哲保身,枪打出头鸟,几千年以来让国人一盘散沙。 儒家文化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讲究等级。啥叫等级?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不能随便乱动。古代社会靠这套规则维持秩序,皇帝最大,下面一层一层排下来,普通老百姓只能老老实实待在最底层,想翻身?基本没戏。 这套观念最大的问题,就是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还让你觉得这是天经地义。历史上,多少穷苦人一辈子被困在田间地头,连读书识字的机会都没有。科举考试虽然给了点希望,但考来考去还是儒家的那一套,培养的还是听话的“臣子”,而不是敢想敢干的人。结果呢?社会流动性差得要命,穷人永远穷,富人永远富。 到了现代,这观念也没完全消失。你看,现在有些人还觉得“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单位里论资排辈,年轻人再有本事也得先熬资历。还有人对有钱有势的人点头哈腰,觉得自己天生低人一等。这种思维方式,让我们不敢追求公平,也不敢挑战不合理的规则。时间长了,大家心里就种下了“认命”的种子,社会不公也就越来越严重。 再说说忠君制度。这玩意儿简单粗暴,就是要求你对上面的人绝对服从,哪怕他错了,你也得听。儒家讲究“君为臣纲”,意思是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臣子连个“不”字都不敢说。甚至有“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极端说法,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历史上,这观念害人不浅。比如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眼看着国家要完蛋,大臣们却没人敢说实话,要么溜须拍马,要么装聋作哑,最后大家一起玩完。还有清朝的时候,西方国家都工业化了,咱们还在闭关锁国,为什么?因为官员们觉得“忠于皇帝”比啥都重要,不敢提任何可能惹皇上不高兴的建议,结果中国落后了一大截。 现代社会虽然没皇帝了,但这思想的影子还在。比如有些单位里,领导说啥就是啥,哪怕决策明显不对,底下的人也不敢吭声。员工变成了唯命是从的“工具人”,创新?想都别想。这种盲目的服从,不光害了个人,也让整个社会失去了活力。更可怕的是,它让我们习惯了把自己的权利拱手让人,连争取的念头都没有。 最后一个观念,叫明哲保身。啥意思呢?就是别出风头,别惹麻烦,保住自己最重要。儒家文化里,这观念特别深入人心,因为几千年来,出头的人往往没好下场,“枪打出头鸟”这话可不是白来的。 历史上,这种心态让多少有才华的人选择了沉默。比如唐朝的李白,诗写得那么好,本来可以干一番大事,但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干脆跑去喝酒写诗,不掺和。再比如明朝的东林党人,仗义执言,结果被整得家破人亡,从那以后,谁还敢站出来说话? 到了现在,这毛病还是没改掉。你看职场上,有人明明有好点子,但怕得罪人就不说;社会上遇到不公,大家都等着别人先开口,自己躲在后面看热闹。结果呢?大事没人管,小事没人干,整个社会就成了一盘散沙。这种观念,让我们失去了担当和勇气,只想着自己那点小日子,哪还有什么集体精神? 更别提,这种“不出头”的想法,还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自私。每个人都只顾自己,谁也不愿意为别人多迈一步,社会进步就更别提了。明哲保身,看似聪明,其实是把自己困住了,既不敢往前走,也不敢抬头看。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杀掉了所有俘虏,包括降俘。然而,左宗棠手上沾满了血,却没人骂,
【1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