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果,种植方法如下:
一、选择品种和苗子
• 品种选择:根据种植目的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品种。如果是为了鲜食,可以选择“红颜”“章姬”等品种,这些品种果实大、口感好;如果是用于加工,可选择“丰香”等品种,其产量高、果形整齐。
• 苗子选择:挑选健壮的草莓苗,根系发达,有较多的白色须根,植株矮壮,叶片肥厚、有光泽,没有病虫害。
二、土壤准备
• 土壤要求:草莓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值在5.5-6.5之间)。土壤黏性过大或过沙都不利于草莓生长。黏性土壤排水差,容易积水导致根系腐烂;过沙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
• 整地施肥:种植前要深翻土地,深度一般在20-30厘米左右。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千克,如鸡粪、牛粪等,还可以加入适量的复合肥,如每亩施用40-50千克复合肥。施肥后要将土壤耙平,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
三、种植时间
• 春季种植:在春季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种植,一般在3-4月。此时气温逐渐升高,有利于草莓苗的成活和生长。
• 秋季种植:秋季种植一般在9-10月,此时气温逐渐降低,有利于草莓苗的缓苗和根系生长,为来年的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四、种植方法
• 株行距:合理的株行距能够保证草莓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又不会浪费土地。一般株距为15-20厘米,行距为25-30厘米。
• 种植深度:种植时要掌握好深度,做到“浅不露根,深不埋心”。也就是说,根系要全部埋入土中,但苗心(生长点)不能被土埋住,否则会影响草莓苗的生长。
• 浇水:种植后要立即浇透水,使土壤与根系充分接触,促进根系与土壤的结合。在草莓生长期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
五、田间管理
• 施肥管理:除了种植前的基肥外,在草莓生长过程中还需要追肥。在草莓开花前、果实膨大期和采果后都要进行追肥。可以使用速效氮肥、磷肥和钾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等。例如,在开花前每亩可施用尿素10-15千克,促进花芽分化;在果实膨大期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果实品质。
• 植株管理: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和匍匐茎。老叶和病叶会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还容易传播病害;匍匐茎会消耗大量的养分,影响果实的生长。一般每株草莓保留4-6片功能叶即可。
• 疏花疏果:为了保证果实的品质和大小,在草莓开花后要进行疏花疏果。每个花序保留4-6个果形良好的果实,去除多余的花和小果,让养分集中供应给保留的果实。
• 病虫害防治:草莓常见的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等,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对于灰霉病,可以使用腐霉利等药剂进行防治;对于白粉病,可使用硫磺悬浮剂等。对于蚜虫,可以用吡虫啉等药剂防治;对于红蜘蛛,可使用阿维菌素等。在防治病虫害时,要尽量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如使用黄板诱杀蚜虫,释放捕食螨防治红蜘蛛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草莓的品质和安全。